王韦,生于明代上元(今江苏南京市),字钦佩,号南原。他的父亲徽,在成化时期担任给事中,以直谏著称,他的母亲则因为年老而请求休职,并被授予太仆少卿一职。王韦与朱应登、顾琏、陈沂并称为“江南四才子”,他们都有着卓越的文学才能。
王韦在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举进士,并被选为庶吉士。他很快就被授予了吏部主事的职位,然后又擢升为河南提学副使。这说明他在政治和教育领域都有着深厚的基础和广泛的影响力。
除了政治上的成就,王韦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在他的诗作《玉漏迟·元宵奉陈静斋宪长》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春夜的情感表达,以及对家园远离之感。他描述了一个美好的春夜,但同时也感到内心空虚,因为自己不得不离开家乡。此外,他还表达了对母性的怀念,以及对于未能留下更多时间与家人共度时光的遗憾。
此诗中的情感是那么真挚,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心理状态。尽管王韦没有留下详细的生卒年份,但他的作品仍然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为后世留下了一片片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