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34年,北魏为了对抗高欢,西魏政权必须整合关陇地区的军事力量。先是名将贺拔岳出任关西大行台都督,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为西魏赢得了关键时刻的胜利。但遗憾的是,他遭到了暗杀者的袭击,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朝廷。随后权臣宇文泰掌管了西魏军政大局,他深知只有团结关陇地区的力量,才能有效地抵御东魏的威胁。他决定采取高欢曾经使用过的一种策略,即联合原六镇以及关陇地区的重要势力,以此来还击东魏。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宇文泰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首先改变了府兵制度,将所有士卒要求改姓为自己所属部队的大将军或其家族成员。这一举措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也进一步巩固了他手中的统治基础。接着他又建立了一套“八大柱国”制度,其中以宇文泰本人为首,其余七人分别是元欣、尉迟敬德等著名将领,他们各自负责不同的区域和部队,每个柱国下辖两个大将军,再分设两府,一共有二十四个小单位。
这些改革措施极大地增强了西魏军队的战斗力,并且在政治上也确保了关陇集团的地位,使他们能够在国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无数忠诚而才华横溢的人才聚集于此,他们不仅是战场上的勇士也是朝堂上的智者,为杨坚即将到来的隋朝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当杨坚最终篡夺皇位并建立隋朝时,他深知没有关陇集团及其无数支持者,就不会有那样的历史转折点。而那些参与谋划和推动他的计划之人,则成为了隋朝那个短暂而灿烂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