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唐末的乱世之中,有一种奇特的现象:起义军的领袖王仙芝和黄巢都是从私盐贩子开始,后来却有私盐贩子出身的人帮助了唐朝镇压这场起义。朱温、钱鏐便是其中之一。
关于钱鏐这个人物,恐怕并非每个人都熟悉。他的名字,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一段不短的篇章。在五代十国时期,他创立了吴越国,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传奇的人物。
钱鏐年轻的时候家境贫寒,没有上过多久学就辍学了。但即便如此,他天生聪颖,具有很强的军事才能。这一点很快就被证明了。在公元880年爆发的一系列农民起义中,唐朝正处于危机四伏之际。
就在那时候,一股土匪在钱鏐家乡临安周围造成了一番混乱,他们杀人放火、奸淫妇女,“军食不给常以人为食”。当时董昌邀请钱鏐加入军队,结成了师兄弟关系。
到了881年,这股土匪再次进犯临安,当时守城的是董昌,但他手下的士兵不足1000人,而面对的是10万人的敌众。一时间,大局失控,民心动摇。当时任职于董昌部下的钱鏐见状主动请缨出战,但遭到董昌一番质疑:“你?别开玩笑了!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守城。出哪门子的击啊!”
然而,不知何故,在经历一番激烈讨论之后,董昌竟然同意给予钱鏒20名劲卒去对抗这10万流匪。而且,对于是否要立下军令状的问题,他直接放弃说:“算了!算了!你要20人就给你20人。军令状嘛,就不用立了。”
于是,带着这支仅有的20名士兵和自己的决心,加上几分诡计与智谋,那位叫做“具美”的青年终于迎来了挑战。他率领这些士兵到达临安城外的一个险要地带,并设下伏兵——10个人负责射箭,其余10个骑士则装作逃跑,以此迷惑敌方。此举成功扼杀对方近百人,将流匪先锋部队吓退无比。
接着,他们转移到临安城附近的一个险要地带,又一次展现出了他们不可思议的战斗力,最终成功保卫住了临安。这场由仅有的20人的小规模战斗,被后来的史书称赞为“少数将帅争功”,成为了中国古代儿童历史故事中的一个著名例证,也让人们记住了一位勇敢无畏的小伙子——吴越王钱鏒,以及他领导小队所展现出的惊人的智慧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