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社会中流传的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我想知道,社会中流传的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其中,“洛阳纸贵”这个成语用来比喻那些风行一时,广为流传的作品。它出自晋朝人左思写的《三都赋》。当左思发表他的作品后,它大受欢迎,洛阳的人们争相传抄,结果使得洛阳纸价上涨。

关于左思,他是西晋太康年间的一个文学家,生于250年。他小时候相貌平平,对才学也很一般。他的父亲左雍自从左思年少时就看不起他,即便对人家说已经成年的左思才学还不如他自己小时候。当听到这番话,非常不甘心,便开始努力读书。

左雍从一个地方小官吏做到了御史一职。而在20岁那一年,他的妹妹被选进王宫做妃子,全家人得以迁往国都洛阳。这让他有机会接触更多文人雅士,也使他的写作水平开始提高。他阅读了东汉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虽然觉得它们都不错,但也觉得文风华而不实;于是打算以三国时期魏都、蜀都、吴都(今南京)为题材编写类似文章。

经过十年的时间收集资料和撰写,最终完成了《三都赋》的创作。但由于当时他尚未出名,以陆机为首的一些文人对他的作品嗤之以鼻。不过幸运的是,当时较有名气作家的支持,使得《三都赋》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有众多人才进行抄录导致纸价上涨,因此“洛阳纸贵”这一说法产生。

有人认为,《三都赋》的成功可能是一个被炒作的事例,是利用当时名人的题注加强推广效果。此外,这个事例常被用来说明古代著作财产权概念。在不同的角度解读,“洛阳纸贵”也是一个关于产品供需关系和文化影响力的典型案例。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