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简介资料北宋家史学家文学家

王安石(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被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为人温良谦恭、高洁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以夜”自诩,为儒学教化下的典范。

生平著作甚多,其主要著作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人物生平

早年的经历

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十月十八日,他出生于光州光山,此时其父任光山县令,所以给他起名光;六岁时,他的父亲就教他读书;七岁时,不仅能背诵《左氏春秋》,还能讲明白书的要意;并且做出了“砸缸救友”这一件震动京洛的事。

天圣九年(1031年),随父亲从东京出发,一路经洛阳、潼关、大荔过秦岭前往四川广元,并在栈道上遇巨蟒,用利剑扎入巨蟒尾巴使巨蟒疼痛得一震滚下深不可测的栈道边。他博学来自多方面,一方面好学强识,一方面他的父亲也着意培养。他既诚实聪明,又十分懂事深得父亲喜爱。在居丧期间,他读了大量书写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章,如《十哲论》、《四豪论》、《贾生论》,对一些古人古事根据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提出见解。在居丧三年的时间里,他了解了许多下层社会生活的情况。

步入官场

宝元二载中,他参加会试一举高中进士甲科,从此步入仕林初任华州判官。此时司马池正在同州当知州,他们相距较近司马光经常探望父母。在同州结识同科进士石昌言两人很谈得来经常交流学习讨论古今事物成为忘年的交情。此后他与张存女儿结婚。这一年他辞去华州判官改任苏州判官,但因母亲病逝辞职回家服丧三年,在这期间北方党项族人称帝建立西夏国与宋朝发生战争导致连连失败。

庆历六载中接到诏旨调担大理评事国子直讲赴京之日僚友空府出动置酒饯行诗:“不辞烂醉樽前倒明日此欢重得无?追随不忍轻言别回首城楼没晚烟!”此时心气风发宦海茫茫风云莫测但仍怀激动的心情来到京都。这一年二十九岁贝州农民王则起义攻占贝城号称东平郡王。当时庞籍掌管全局司马光写信给庞籍建议以计破瓦解只杀首恶余皆不问实际上起义军66天首领被杀余尽焚死。一时间声名鹊起被举荐为馆阁校勘未果皇祐五载由庞籍推荐任殿中丞除史馆检讨修日历改集贤校理专任史官开始研究历史即将完成其志业而遭变故庞籍罢宰相降职提郓知,而提镇郓所典客之一身承担河东路经略安抚使之职调升并知并周边各地沿革政治经济情况更替不断变化而影响地域安全稳定问题频繁出现。通过亲身体验和研究地方政务认识到绝市修堡是保护边界地区安宁的手段因此禁绝边民与西夏互市决定修建堡垒然而带兵将军郭恩饮酒冒险结果大败归来御史审理案件引咎自责请求免除司马光之罪终于没有受到任何处罚。而庞籍临终前嘱托让 司马光照顾自己家族,使他们如己弟妹般待之,这份情谊难能可贵。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