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被神化的历史人物。我们可以尝试认识到这个英雄人物的多疑性。《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记载了刘备攻取长沙后,降服黄忠、魏延之后,诸葛亮对刘备说:“魏延心中有反骨,他终将背叛。”这句话虽然是小说家罗贯中的虚构,但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诸葛亮对魏延持有怀疑之心,从未重用他,并且借机除掉他,最终导致最悲惨的结局——被杨仪以所谓“叛逆”罪名杀害。
魏延是一位忠诚于蜀汉,深受刘备信赖和重用的臣子。他出身于军事家庭,以勇猛著称,在早年跟随刘备入蜀时就已经展现出了他的能力和忠诚。由于想为恢复汉室而立一番功绩,他在战场上屡立战功,不断得到提升。在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当刘备夺取汉中并封为汉中王时,他被任命为督汉中镇远将军兼太守,这一决定震惊了全军。这表明了魏延在刘备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有一次,面对群臣,刘备询问魏延如何处理当前的情况,魏延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若曹操举起天下之力来,我定能拒之;若他派出十万大兵来袭击,我也会为您排开道路!”确实,他“临难受命,对外御敌,保卫边疆”,没有辜负他的信任。在六年的时间里,即使曹魏方面的名将张颌、曹真都不敢轻视这一地区。
公元221年,当刘备称帝并晋升了魅然为镇北将军时,再次证明了他的重要性。而在建兴元年的初期,更授予他都前部指挥官和凉州刺史职务。此后,在建兴八年的某一年,与费瑶、郭淮等人共同抵抗羌族人的进攻取得胜利,被迁至前军师,并授予征西大将军衔,还给予假节,并封南郑侯。
然而,就如同历史一样,有时候即便是最优秀的人物也不免遭遇误解与压抑。在每一次出征时,尽管魅然要求自己带领一万士兵与诸葛亮分头行动,但最后总是不被允许使用自己的策略更进一步加强防御或发动攻击。当第一次北伐发生的时候,由于受到杨仪的阻挠,“子午奇计”再次落空,让人不禁思考,如果能够采纳这样的计划,或许整个局势就会有不同的发展。
不过,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我们今天要做的是重新审视这些历史事件,用史实去正名,为那些曾经遭遇不幸的人们平反昭雪。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是否应该基于情感或个人偏见去判断一个人的品质?还是应该冷静客观地看待他们的一生?
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这个问题,看看是否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