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喊舍:后辽的最后一位君主,承受着历史的沉重与命运的挣扎。他的故事如同一段曲折复杂的人生旅程,在金国和蒙古帝国的双重压力下,他带领后辽东渡鸭绿江,经历了多次转移,最终抵达高丽西京平壤,再度渡过大同江。
1217年,一场权力的斗争在后辽内部爆发,耶律统古被杀,他继而自立为王,但仅有一年时间,就被耶律喊舍所推翻。然而,这个过程并未结束,耶律喊舍又一次站上了王位。他在位期间,对抗外敌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时期内最为关键的一战发生于1218年,当契丹首领耶律留哥带领蒙古、契丹联军及东夏国元帅胡士兵十万大举围攻他,而高丽也派出四十万援兵加入战斗。在这场激烈交锋中,耶律喊舍最终遭到了失败,大约是在1220年(也有说法是1219年)的春天,他的统治宣告结束,同时,也标志着后辽灭亡。而随后的岁月里,蒙古将流离失所的人民迁移到西楼地区继续他们的人生篇章。
总结来说,在位时间从1218到1220年的短暂期间内,耶律喊舍以一种独特且充满挑战性的方式体现了一个国家末代君主面对困境和毁灭前景时的心理状态和政治决策。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大悲剧,更是一段历史上的重要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