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奇经探秘自然间的三行情诗

我曾翻阅过一本名为《握奇经》的古代兵书,它是中国古代关于八阵布列的典籍,又被称作《机经》、《幄机经》。这部作品共两卷,内容丰富,字数超过了380个。据说,这本书的作者是黄帝时期的臣子风后,而姜尚则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在汉武帝时期,丞相公孙弘还专门撰写了一篇解读。这本书中,还附有一部佚名的续集《握奇经续图》,以及晋武帝时西平太守马隆所著的《八阵图总述》。至于它成书的大致时间,由李卫公在其著作中提到的“黄帝兵法,世传握奇文”这一说法可知,是在很久之前。而南宋时期的朱熹认为,《握奇经》的创作可能是在唐朝李筌的手笔之下。不过,在宋史·艺文志中,我们才能找到这部作品第一次被正式记录和收藏。

根据记载,《握奇经》将天地、风云四种阵型作为主要内容,并且加入了龙虎鸟蛇四种阵型作为辅助。这八种阵型共同构成了所谓“八阵”,其中大将们掌控着能够灵活调动军队(即所谓“余奇”之兵)的能力。布置这些阵型的时候,大约会先由游军分散到两端警戒,然后布置完毕后,他们便撤退到背后的位置等待命令。大战爆发时,正方位和奇方位之间交锋互助,而游军从侧面出击,以增强整个战斗力的协同效应。大将们居于中央指挥并使用那些额外可调配的力量来支持关键方向上的战斗。此外,因为简略性,这些正方位和奇方位各自占据哪些角落,以及它们在布局和战斗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变化与演化,对后人解释一直存在争议。

选自:古代战策精粹

转自:三只眼睛探秘历史

Similar Posts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