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军队:揭秘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军队与他们的武装
夏代是中国以领土和财产为基础的奴隶制军事制度的开端期,体现了原始氏族社会遗留下的血缘团体组织。夏代军队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以领土财产为基础的国家军队,即平民兵;二是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族兵。
国家军队由平民组成,他们在平时耕种,在战时出征。《左传·哀公元年》记载,少康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这表明这些“众”即平民,是以耕种土地为生的,但又能在必要时组织起来成为具有战斗力的群体。
族兵则是由各个大型氏族中的首领统率,由于氏族规模庞大,其武力也相对强大,如太康失国后,他的孙子少康得以复国正是在宗族贵族斟寻氏、斟灌氏等宗族帮助下。
武器装备方面,夏代已有车辆使用,并设有车正管理,步兵和车兵两者多采取协同作战方式。在编制上,“旅”可能是一个五百人的单位,而不是杜预注释中所说的五进制时代才出现的情况。
由于“寓将于卿”,文武不分职,将领既管理国家政务,又参与战争指挥。这反映了从部落首领直接掌握战争力量向王权集中化发展的一段过渡阶段。而这类特点在商、周时代并未根本改变,只不过在此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至于夏代军队具体如何组织,我们只能依靠有限史料推测,不知确切情况。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保持着十进制建制单位,对农事有一定的影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结构与经济状况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