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南北朝审抗拒从严才能回家过年

如果可以由我选去哪个朝代当官,我想来想去,还是选魏晋南北朝。按理说,宋朝是最好的,因为宋朝最优待文官,但在宋朝不能犯事。在魏晋南北朝,当官虽然也有不完美,比如战乱时期多于安稳日子,但当官还是蛮好的,再战乱,当官的首先还是有保障的。

单就官员犯事后得到的处分,你就会真切地感觉到:这时期皇恩浩荡啊。按照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的幸福感定义,没有广大群众的穷苦就不能体现少数精英的幸福。在魏晋南北朝,恰如斯言。在这时节,王法对下里巴人犯罪是实行“零容忍”的,其立案标准可不是2000元,而是两把稻草的。

南朝齐孔秀之当吴县县长,县里有个10岁顽童偷割了邻居田里的稻谷,只因吴县长特别震怒,即签单拿人,有人劝曰:懵懂小儿,当以宽大为怀!王县长则训了此人一顿:“十岁便能为盗,长大何所不为?”杀掉了这个“小蟊贼”。北魏李洪之当秦、益两州刺史,便宣布了一条禁令:凡带刀行者与抢劫同罪。行人带刀就是起了杀心,就该杀头,一杀就是三四百,说他们治安状况特别好了,从此路不拾遗,郡无劫盗。“零容忍”还真是成效显著。

有对比度才有幸福感。当上了官,那么就从此进入了“自由王国”,只要你守住了“不反皇帝”的底线,那么,你爱干什么你就可以干什么。“违纪”的事情干了,一点事也没有,“犯法”的事情干了呢,也没什么事情。即使犯了前朝与后代规定的小死罪,只要你能够坚持绝食三天,那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不了,不得而知。

举例来说,如秦始皇发明连坐法,一人犯事,不但全家遭殃,而且全村也得遭殃。这连坐法里的条文里,没有规定村里的世族该连坐,也没有规定不该连坐。而往昔那都是有的福不同享,有罪即同当,在这时期,由于世族长期超然于法律之外,不在其律之中,这个问题曾引起广大人民群众强烈不满,因此刘宋高层进行调研与研究,最终结论是:世族犯事庶民必须连坐,而庶民犯法世族可以不连坐。如果犯罪非常严重,那么士大夫可以让奴婢去顶。

奴婢通常是士大夫通房丫头,是他们副职夫人。犯了事情,一把手超然,让二把手三把手把责任担当起来,以示负责表明了一种以法治国姿态。在南北 朝当官妙处还不在这里妙的是其立案标准不是2000元为底线,更妙的是,他们对官员搞刑侦手段特别好玩。

秦汉以来,如果一个官方成为犯罪嫌疑人,他会被迫老实认罪。但是在南北 朝,他们用的是测量方法,如果官方若是在贪污、渎职等等犯罪情事上被告发,就推到一个高一尺圆顶土垛上,每天罚站两次,每次罚站7刻。大概是一个两个小时,然后休息3到5天再审。如果他闭口不答,则继续罚站几次,每次都不认罪,可以免除刑罚。

以上说的是一般干部到了更高级别的人物,大概到了刺史府以上级别,用不到这种方法,用断食逼供方式来逼供,被断食之后关在屋子里,不给饭吃,但每天都能喝粥。那粥是否营养取决于他平时关系如何。关系好可能喝八宝粥;关系不好,对不好,是稀粥。这边喝粥旁边依然还有司法人员审问。如果你连续被关1000刻依然保持沉默权,那么恭喜你,无罪释放。你抗拒或坦白,是决定一切的一个关键点。如果坦白既然自己承认过,就有什么话可说?关黑屋子里去吧;如果抗拒坚决不同意你的行为和理由,那当然是个意志坚定的好干部国家需要这样的好干部,你继续做下去吧。不坦白从宽,如果年轻,还有牢给你坐穿;坦白从严,如果恰巧过年那时候,请尽快抗拒吧,你马上回家过年去了,“巨额财产来源未明?”哦,这只是疑难,从无未闻,无需担忧。此乃历史上的盛况也!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