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的核心在于传播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培养具有现代文明教养的人和负责任的公民。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社会的情况特殊性,它的问题在别处是没有的。我们需要思考我们的学生在上大学前受到的是什么教育,以及媒体如何塑造他们的精神世界。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考虑我们的通识教育应该教授什么内容?通识教育不仅是一个形式问题,最关键是我们要教什么?所谓“通识”是否仅限于知识问题?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如何设定价值标准?
通过对外部经验尤其是西方通识教育和公民教育做法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获得宝贵启示。但同时,也应意识到中国社会有其独特性,这要求我们不能简单模仿,而应当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创新与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回答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当代人应该如何生活?他们应该如何处理与国家、其他公民之间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对于现代公民教育缺乏相应思想资源,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人类知识体系和文化发生了汇流,使得当代人成为了这种文化与知识汇流的产物。尽管现代文明基本价值起源于西方,但它植根于人性的需求,以现代生活为依托。这意味着只要人们选择了现代生活,他们就只能接受现代文明的价值体系。在全球意识形态自由竞争的大环境下,modern civilization得到传播的一个强大基础就是人的和社会的 modernization,这个进程不可逆转。
因此,在推动中华文明成功 modernize 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向学生传授 modern values,而不是回归过去或保持现状。任何试图恢复传统观念而非鼓励学生接受 modern civilizational values 的做法,都将阻碍这场伟大的变革,并且会导致改革失去方向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