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仁堂 在清朝康熙年间,北京同仁堂以其卓越的药学知识和精湛的制药技艺,为数百年的历史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自雍正时期起,它便成为了供奉于皇宫御药房的重要药材提供者,长达188年,这一经历铸就了同仁堂人对工艺细致、严谨要求的传统精神,其产品因独特配方、优质原料、精心工艺而享誉国内外。
“狗不理” 从远古至今,“狗不理”的包子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它真正走红并非由最初店主之手,而是由下一个学徒所创造。这名为“狗不理”的学徒后来继承了师傅的事业,在运河边开设了一家小铺,以高质量、高品味的手法制作包子,不仅吸引了当地船夫与商贩,还被他们称作“狗不理”,这名字最终与包子的美味联系在一起。由于他的诚信和出色的技术,“狗不理”的包子逐渐闻名遐迩。
全聚德烤鸭店 中国烤鸭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食珍录》记载中已经提及此道佳肴。而到了明清两代,此道更是成为宫廷常宴,并随着时间流转传入民间。在繁华的大街上,有一家全聚德烤鸭店,由杨传仁先生于1864年创立,因其独特烹饪技巧和高质量产品迅速声名鹊起。
“泥人张“彩塑 天津泥人的艺术在乾隆、嘉庆时代已广受欢迎。“泥人张”则是这一艺术形式中的翘楚,他将传统捏泥艺术推向新高度,使得天津泥塑艺术在全国范围内获得认可。他作品题材广泛,从反映民俗习惯到取材古典文学,如《水浒》、《红楼梦》等,每一件都展现出了神似又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
内联升鞋店 老北京人们对于内联升布鞋有着特殊的情感,这种鞋从1853年冬天开始生产至今已经有150年的历史。初期,由赵廷先生经营,后得到大臣丁大将军资助,该店曾一度停业,但赵廷坚持用心制作,以厚实材料和精细工艺赢得客户青睐。这种布鞋既舒适又耐穿,是老北京人的标志性服饰之一。
荣宝斋 荣宝斋源自松竹斋,始建于1672年,一直维持300余年的辉煌历史。这家书香门第初为南纸商,在光绪二十年改号荣宝斋,并请陆润庠书写匾额,再次易名。此后以木板水印著称,被认为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遗产之一。
张一元茶庄 张一元茶庄位于同仁堂旁,是安徽歙县定潭村张文卿於1908年创建的一家老字号。他亲自在福建办茶场,不仅能熏制特色茶叶,而且价格比市场上还要便宜,因此迅速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这使得张一元成为众多老字号中的一员。
瑞蚨祥绸缎行 清末光绪十九年孟洛川投资开设瑞蚨祥绸缎行,在大栅栏地区兴旺发达,只七个月就拥有40万银两资金,被誉为八大祥之一,现在作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留着原貌,皮货品种齐全闻名京城各省乃至亚洲北部各国也会进口各种皮货精品如海龙、水獭等待售卖。
都一处烧麦馆 该馆坐落前门大街36号始建于1738岁以来即有250年的歷史,是前门百岁老铺之一。当乾隆帝微服私访途径此地,便命意气风发的小主人命酒款待,小主人答以:“小店无名。”乾隆听罢说:“你这里可是只有你‘都’有一处吧?”因此赐匾云:“都有一处”。此后生意兴隆,如今郭沫若亦题匾助增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