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同仁堂 在清朝康熙年间,北京同仁堂以其卓越的药学知识和精湛的工艺,为数百年来一直是中药行业中的佼佼者。自雍正时期起,它便成为了供奉于清宫御用药房的重要来源,其产品因独特配方、优质原料和严谨工艺而闻名遐迩。今天,同仁堂依然坚持着“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全球享有盛誉。
2、“狗不理” “狗不理”的传统包子故事源远流长,它最初并非由名店主创造,而是在一个叫做“狗不理”的学徒手下得以广为流传。后来,这个才华横溢的学徒独立经营,小字号大气,一直专门供应码头上的船夫与商贩们。这家小铺虽然没有显眼招牌,但由于它提供的是真材实料且味道醇美,不仅吸引了当地人的青睐,也迅速扩散开来,让“狗不理”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3、全聚德烤鸭店 烤鸭作为一种古老而高雅的食物,从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在文献中被记载。在明清两代皇宫中烤鸭更是常见菜肴,随着时间推移,它逐渐融入民间生活。位于前门大街东侧,全聚德烤鸭店则始建于1864年,由河北人杨传仁创建,以挂炉烤制著称。至今,全聚德仍旧以其高品质和独特技艺赢得了国内外顾客的心。
4、“泥人张“彩塑 天津泥人艺术在乾隆到嘉庆年间已臻完善,“泥人张”的彩塑更是将这一艺术形式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他巧妙地运用色彩与道具,将传统捏泥技术与圆塑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树一帜的风格。“泥人张”所创作作品既忠实于形象,又能捕捉到人物内在的情感,使之达到神似兼备神韵境界。
5、内联升鞋店 老北京人们对于内联升布鞋情有独钟,这家老字号可追溯至1853年的冬天,当时赵廷先生在东江米巷开设了这家鞋坊。他凭借一手好技术及丰富经验,最终获得了一位达官丁大将军的大力支持,便正式成立了内联升鞋店。这家品牌以厚重底板、高品质面料和闪亮表面著称,其制作工艺简洁但耐用,即使经历尘土也能轻松恢复原样,是一双舒适又稳重的选择。
6、荣宝斋 荣宝斋源自1682年的松竹斋,并经过几次改组最终定名为荣宝斋,以文会友,荣名为宝。此后,它通过木板水印技术成为了中外知名的地标之一,现在新匾即由郭沫若书写。此外,该茶庄从1908年开始营业至今,与历史悠久的手续考验相结合,为人们带来了不同凡响的一份体验。
7、张一元茶庄 张一元茶庄始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安徽歙县定潭村的人士张文卿所创立。一元代表万物更新,此处寓意开市吉祥,不断创新发展。在1925,他亲自前往福建办事,更是实现了自己对质量控制及成本节约的大目标——提供性价比极高的茶叶产品,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享受到优质商品,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茶业多样化发展。
8、瑞蚨祥商行 瑞蚨祥商行于1893年由孟洛川先生建立,是济南之后又投资八万两白银,在京城开设的一家山东布厂。当初取名瑞蚨祥,因为《淮南子》、《搜神记》中的典故"青蚨还钱"启发,以及商贩孟侯曾经经营过山东布,因此取此名字。不久后,该商行声望日增,即使仅七年的时间里资金增长至40万两白银,就占据市场第一位,如今瑞蚨祥已列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保留老字号特色唯一楼房之一,其皮货品种齐全闻名京城各省乃至亚洲北部地区都能进口各种珍贵皮革材料如海龙等等。
9、高登烧麦馆 高登烧麦馆位于前门大街36号,有着250年的历史,是北京百岁老店之一。当乾隆十七年的大寒夜晚,大帝微服私访途径这里,那时候所有其他摊点早已关灯,只有王记酒铺还保持着灯火通明。大帝因此走入其中,对其热情款待、小菜佳肴感到满意,从此对这个地方产生兴趣,并题写匾额命名为“都一处”。今日,“都一处”依旧延续着那份历史气息,每逢节日或特殊活动,都会邀请郭沫若题写新匾,以示纪念和尊崇过去。而每一次踏入这片土地,无论是寻觅往昔遗迹还是品尝当代美食,都能感受到那份无尽怀旧与浓郁文化氛围所蕴含的情感深度。
10、广德楼戏园场地观览厅
广德楼戏院坐落于宣武区大栅栏西口,是座拥有悠久历史以及辉煌影响力的剧场。本剧场最初建立於1796年代初期,与法国巴黎歌剧院、日本斯卡拉歌剧院以及俄罗斯莫斯科国家音乐厅几乎同时诞生,因其卓越之艺术水平而声誉显赫。
该剧场曾经迎接过许多著名前演员,他们包括程长庚、大师余三胜以及梅巧玲等巨星,他们都是那个时代舞台上的传奇人物。
而今天,尽管周遭环境发生变化,但广德楼戏院仍然维持着自己的古朴魅力,对众多爱好者来说,这是一次回归过去探索文化根基的心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