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古代,伊洛瓦底江流域孕育了一个名为骠国的佛教古国。这个国家拥有18个属国,其都城卑谬(rī-ksetra)如同一座圆形砖城,周长160里,有12座门。在唐代文献中,它被描述为文化发达的国家,擅长音乐和舞蹈。
801年,一位骠国王雍羌向唐朝献上了其国乐,这场举措不仅展现了两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展示了骠国人民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多年的历史记载表明,骠国曾经是藏缅系中的一支,但如今已经消失,只留下缅人的前身。
832年,在南诏的攻击下,骠国最终灭亡,从此它逐渐衰落,而蒲甘王国则取而代之,与缅人融合,最终成为今天我们所知的缅甸历史的一部分。对于中国来说,骠国不仅是一个传统友好伙伴,更是一个充满文化交换和艺术互鉴的地方。在那段时光里,当白居易诗人赞颂过这片土地上的美妙乐曲时,他也见证了两大文明世界之间难能可贵的人文关怀与尊重。
简介
骠国(Pyu),又称为Kingdom of Pyu,是在7~9世纪由缅甸人建立的一个古老国家,都城位于伊洛瓦底江下游地区,即今缅甸境内卑蔑附近。这座城市据说是圆形砖城,由朱波、突罗朱、徒里掘等异称所指称。
关于这块土地的人们,被认为是藏缅系的一支,现在已不复存在,或许他们就是今日缅人的祖先。根据魏晋时期的《西南异方志》、《南中八郡志》等书籍,这个名字首次出现于公元3世纪左右,并有剽、僄、缥、漂越等其他名称,以音译形式出现在伯希和考证中的地方。此外,他们还被认为是在东汉两次朝贡掸國之后,以“四世纪时”的“僄越”或“剽國”这一名称来表示自己。
832 年(唐大和六年),当南诏攻陷了这个都城后,那些精致铜鼓伴奏的声音随着时间一起消逝,那些海螺壳奏出的旋律也随之沉默。而从那以后,它逐渐趋于衰落,最终被蒲甘王国内部种族所取代,并且开始融入到更广泛的地理范围内,使得它们变得更加相似,而现在人们知道的是这些故事已经成为了一段过去,而不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而白居易这样的诗人通过他的作品继续记录并传递这些历史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那些在远古时代发生的事情,以及我们今天可以从中学习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