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武,湖北襄阳人,1961年6月出生。作为中国书协会员、湖北省书协理事和全国公安书协会员,他在书法艺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并曾供职于湖北省襄阳市公安局襄城分局。
他的作品曾入展多次全国性大型书法展,如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等,并获得了“中国书法兰亭奖”优秀奖、“卫士之光”银奖和“公务员书法大展”银奖。他的一些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和湖北省博物馆收藏,并在日本、韩国、美国、英国和马来西亚等地举办过个人或群体的画廊。
2014年,被襄阳市政府授予“隆中文化名家”的荣誉称号。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有不少人对他进行评价,其中包括刘洪彪,他认为马武与自己同时进入了全国第五届篆刻展,这让他们成为同一时代的“同道”。
尽管如此,马武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主动请缨离开家乡去京城工作,以便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向名家学习,同时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开设的草書高研班。这是他追求卓越的一个重要步骤。
对于像马武这样的学员,刘洪彪感到欣慰,因为这些学生不仅技术娴熟,而且品行端正,他们似乎都能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情绪。这也是刘洪彪对学生的期望之一:希望他们能够像宋代傅察所说的那样,“悠然得佳趣”。
至于我个人的看法,我认为一个好的字,不只是美观,更重要的是它背后的情感表达。我相信,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汉字背后蕴含的情感时,我们才能创造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字迹。因此,对待汉字,我始终保持敬畏之心,而不是只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变化。
临摹古碑帖对于我来说是一条成长之路,它让我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技艺,也让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进。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我们就能将这门传统艺术带入新时代,让更多人看到其魅力所在。
当然,在创作过程中,每个人的速度都是不同的,但最重要的是笔墨的表现质量,而非速度本身。快慢都是相对的,一般而言,无论写得快还是慢,都需要精确把握轨迹形态,使其呈现完整且调和。如果写得快但轨迹充实,那就是合适;如果写得慢却无序,那也一样。所以说,没有捷径可走,每一步都需要勤奋加以努力。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一位真正优秀的书家,不仅仅因为他的笔下功夫,还因为他的人格魅力以及渊博知识。这才是人们喜爱并尊敬他的原因。而修养与学识,是人们欣赏其作品前的必要条件,没有这些,就算你的笔墨再精妙,也难以留住世间任何一方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