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跪拜朱元璋陵犹如儿子耕母荒田清朝

康熙帝谒明孝陵,题“治隆唐宋”碑

在南京钟山旅游风景区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坐落着明孝陵。这座陵墓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最后安息之地。明孝陵的朱红大门坐北朝南,正对梅花山,门额上书“明孝陵”三字。门外东侧立有一个石刻告示,是清宣统年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江宁知府以六国文字刻着“治隆唐宋”四个金字。

这些金字是康熙皇帝南巡谒明孝陵时所题,上意为明太祖的功业胜过了唐宗宋祖。殿内靠后两边是两块卧碑,一块刻康熙帝第一次谒陵纪事,一块刻记康熙帝第三次谒陵情形。

为了永远纪念太祖高皇帝,明廷规定,每岁圣旦、正旦、中元、冬至以及两个忌辰,都要酒果行香和致祭,这就是所谓的五小祭三大祭,有专司其事祠祭署负责这项工作。

早在康熙七年(1668年)四月二十一日,当康熙帝进行一次南巡时,他和鸿胪寺正卿周之桂前往南京明孝陵祭拜并亲赐了一篇祭文。在这个过程中,他表达了自己继承前辈好典章制度,并且希望能够继续发展国家而不止于过去。而第二次他也带领文武百官到此地进行礼节性活动,并赏赐守护者粮食和牲畜,以示尊敬。

然而当他第三次来到这里时,由于洪武时代已久远,而那里的建筑已经荒废不堪,不免感慨良多。他撰写了一篇名为《过金城论》的文章,其中提到了昔日辉煌现成为空壳,以及树荆遍地的情景。但即便如此,他仍旧命令直郡王等人修复这一区域,并将自己的御书悬挂在殿内,以确保这段历史被永久铭记下来。

至今,在这座古老的园林里,还能看到那些曾经见证了历史变迁的大理石碑,其中最著名的一面,就是由爱新觉罗·玄烨———更常称作他的名字———所题写下的那四个字:“治隆唐宋”。这些字体颇具艺术价值,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历史评价的一种态度,即认为自己统治期间比起往昔任何时候都更加卓越。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