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兰春,豫剧编剧与导演的双才子,以其在河南豫剧领域的卓越贡献,成为了一代艺人的典范。他出生于河北武安县,1938年踏入文艺界。随着抗日战争的转折,他加入了八路军,并在1945年的国共内战中随大军南下至河南。战后的转业生活里,他先后担任洛阳县、市、专区文工团(队)长,为地方文化事业作出了不懈努力。在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学习期间,与同窗们合作改编的《小二黑结婚》,成为了中国歌曲舞蹈院珍贵的传统节目。
学业完成后,杨兰春返回家乡,在河南省歌剧团担任编剧兼导演一职。他以丰富多彩的手法,将传统戏曲元素与现代艺术语言巧妙融合,为豫剧带来了新的活力。在1956年起,他曾经历了多个重要岗位,如河南豫剧院艺术市副主任、豫剧三团团长,以及河南省文化局核心小组成员等职位,这些经历都让他深刻理解并贡献于对现代戏发展和繁荣的大幕之上。
尤其是在戏曲现代化方面,杨兰春既是创作者又是组织者,对这一过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代表作《朝阳沟》曾三次登陆京城,更在1964年的元旦那一天,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观看,并接见了全体演职员。这部作品被广泛出版达15种版本,不仅被拍摄成电影,还灌制成了唱片,其影响力远播四方,被誉为《朝阳沟》的发明者。
40余载艺术生涯中,无论是在继承古老传统还是引入新潮流时,都能展现出杨兰春独特而深邃的人物风格。他还曾担任中国戏曲协会主席、中国戏曲现代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戏文学学会干事等众多要职,是省级代表及省文联委员,同时也是中国图书馆协会理事单位之一。在2009年,因病辞世,当时享壽89岁,其遗产依然激励着新一代艺人们不断探索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