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之所以忌讳一个字,即“随”,其背后隐藏着权谋与智慧的斗争,就如同五代十国电视剧中的人物演绎,策略与野心交织在一起。从小,杨坚就展现出了超凡的聪明才智,他不满父亲一生的局限性——仅仅是随国公,而北周皇帝却坐拥王和皇位。他心怀不甘,便开始了夺取政权的步骤。通过巧妙地利用太子选妃这一机会,将女儿嫁入宫廷,与太子成亲,从而成为未来掌门人的岳父。
宣帝即位,但他缺乏事业心,只想享受太上皇的生活,所以立了个年幼无能的小弟——静帝,并让杨坚管理朝中的大小事务。不久,宣帝去世,静帝孤立无援,只好禅让天下给杨坚。尽管杨坚假装推辞,但最终还是接受了禅让,这是因为他深知自己已经掌握了大权,不再需要顾虑其他人的意见。
然而,关于这个“随”字,其左边的“耳朵”和右边的“有”都非常完美,“有”加上“耳朵”便构成了头,这正如谁都不愿意放弃领导的地位。但这也意味着这个字曾经带来过幸运,因为它代表了一种世袭。在决定是否使用这个字时,杨坚意识到其中蕴含的一些不吉利寓意,不希望他的家族命运因此受到影响,最终决定将该字改为“隋”,以确保自己的家族能够持续繁荣下去。如果一个人的选择能够改变整个时代,那么隋朝也许不会在隋炀帝手中灭亡。关键在于你选择的是哪条道路——或是正途,或是不走寻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