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认孙为子最特别的一位是唐肃宗李亨。然而,实际上,这一做法在唐朝并不罕见。事实上,唐朝第一个“以孙为子的”皇帝是伟大的开国之君——唐太宗。他第四子濮王李泰的长子李欣,在四岁时,不仅获得了祖母长孙皇后的亲自命名,而且更幸运地得到父亲和母亲的宠爱,被视作己出,得到了他们如同儿子的抚养。
李欣的特殊身世,是他能享受到这一待遇的原因之一。在《旧唐书·肃宗诸子列传》中记载,他的生母崔妃所生的另一个孩子,就是被误写为傀的人物。这个误写可能源于后人的笔误或者记录上的错误。
作为储君候选人,李豫无疑与储位紧密相关。一贯谨慎、沉稳而顺从的唐肃宗选择联姻于权势滔天的杨氏家族,其背后可能有着稳固自己的储君地位以及通过收养孙子李傀为儿子的举动来安抚那些掌握大权的人,如杨国忠等。
相比之下,为了爱子的缘故而认孙为子的行为,在历史上并非孤立事件。而且,由于这种做法对后世影响深远,因此不少其他皇帝也效仿了这一做法,比如 唐德宗对待他的儿子李謜,即将他公正地承认为自己的第六个儿子。这一风气在整个唐朝蔓延开来,使得这段历史留给我们许多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