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儒十丐元朝读书人地位低下的原因

蒙古族统治下的元朝,他们将人划分为等级,汉人地位低贱。以儒家出仕思想为主的汉人,士农工商,读书人的地位相当高。但是,在元代,人们被划分为十等,“九儒十丐”,这是否意味着读书人的地位真的如此低下?

要了解“九儒十丐”的真正含义,我们需要回顾两位南宋遗民的著作。谢枋得在《谢叠山集》中提到“七匠八娼,九儒十丐”是一种戏谑,而郑思肖则在《心史》中提到了类似的说法,但他的作品后来被认为是明末伪造。

实际上,在元代的户籍制度中,并没有将全国人民分成十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和社会职能。因此,这种将全国人民划分为十等的人之说的基础就不成立。

然而,对于元朝读书人的态度,最奇特的是他们既不爱读书也不爱读书人,但却容忍了他们——一种完全漠视的态度。在蒙古人的逻辑中,只要勤加操练骑射功夫,他们就能永远掌控天下,不管有什么变化。这可能是中国数千年来唯一真诚相信这一点的朝廷。

尽管如此,有些历史学者认为元朝知识分子的确受到了冷遇,但文化也不可谓不繁荣。如同那首流传至今的《西厢记》,以及那些充满哲理的话语,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些都说明了当时文化的丰富性。而对于朱棣这样的文盲皇帝,其对待知识份子的态度,也体现了当时的一些复杂情况。

总而言之,当我们谈论元代与其他朝代相比阅读人口的地位时,我们应该更加细致入微,不仅仅依赖于简单的情感判断或过度简化的情况描绘,而应结合更广泛、深入和多方面的事实考证,以获得一个更加全面且接近事实真相的地面认识。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