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危难之际,外敌逼近,忠奸交织的身世纠结。孤军守乡救兵有望时,主将如何选择?虽然日夕面对败局,满乡庶民或饿死或被屠,但能否留下一世英名?若汉奸身份,则成为历史的罪人,但能否顾全一乡庶民的生命?
历史上有许多类似的例子,如唐朝守睢阳至人吃人、老弱妇童无遗;宋朝邦昌拒金称帝却被屠开封,而他选择了投降。结果,他成为了坚定的汉奸,而官员和庶民得以保全生命。
当然,也有像那些决心必死的人,他们苦守扬州,最终扬州百姓遭受屠杀;也有像清军退逼南京而钱谦益等迎降,他们顾全了南京百姓。
吕文焕是一个典型的人物,他在南宋末期坚守襄阳六年,即使粮尽援绝,也没有放弃,只是在忽必烈保证不害一乡人的条件下才投降。他因而成为了一个大汉奸。
吕文焕,是南宋晚期著名将领,以常山为号,从安徽霍丘出生。他曾任襄樊之和后期的宋代守将,在元朝立足六年,最终弹尽粮绝投敌,被授予江淮左丞职位,并告老还乡卒于野。
在南宋时期,有三条主和线路,一是华夏,一是川陕,一是湖襄。在后来的战役中,华夏线路最为紧张,因为只要拿下襄阳,便可轻易控制江南,因此它成了争夺焦点。而川陕则由于王坚等人的阻挡,没有办法突破,只好集中力量攻占襄阳。
对于襄阳来说,它既易守又易攻,又因为地形艰险,所以双方都希望能够获得这座城市。如果吕文焙能够突破这种局面,那么两边就可能会形成新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