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的末期,随着籓镇之祸、宦官之乱、黄巢起义以及朋党之争的连绵不断,强大的唐帝国最终走向崩溃。五代十国时期,这一历史阶段继承了春秋战国、三国以及南北朝之后的大割据局面。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段里,每个独立政权几乎都有自己的货币流通。五代十国期间钱币种类繁多,但遗留下来的却少得可怜。
比如后梁开平年间铸造的“开平通宝”大钱和“开平元宝”,后唐则有“天成元宝”,而后晋则有“天福元宝”。还有后汉的“汉元通宝”。而且,“应圣元宝”是当时北燕所铸的一种钱币。
总结来说,五代十国时期的货币特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大额钱币盛行。相较于唐朝一直使用的小平钱,一般情况下,只在短暂时间内才会发行大额金银制品,而在五代十国时期,大部分都是采用当十、当百或甚至当千的大型金属货币流通。而其次,这个时代绝大部分用的金属是普通铁,因此铁质货币占据了大量市场,同时也反映出这段时期铸造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各个政权更迭频繁,每个政权存在时间极短,所以许多那时候出的货币存世率极低,对于收藏界来说,它们成为了难以觅得的珍品之一。在建立了北燕之后,刘仁恭父子开始大规模地铸造流通用途的人民硬性资产。当刘守光在应天元年铸造出了名为“应天元宝”的巨型硬券,以及另外一种名为“应圣元宝”的巨型硬券,其中包括背万字体楷书设计。这两种类型均属于大额款式,其稀缺程度与其珍贵程度相匹配,是收藏家们追求中的难以觅得古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