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年前,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并表示将实行无条件投降,这标志着15年的惨烈侵略战争的结束。然而,即便是这一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也没有在官方文件中出现“投降”这个词。这种留有心眼的做法,使得今天日本政府仍然能够称呼这一天为“终战日”。
日本人对于这段历史的记忆似乎是空白的。这一点可以从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提到的现象来看。在德国,战后许多工业家和金融家的履历表上,对于战争时期的事迹都毫不隐瞒。但是在日本人的履历中,从1937年到1945年之间却是一片空白,就好像这段时间从未存在过。
每当这一天到来,日本都会举行大规模纪念活动,这一行为常常遭到了亚洲其他国家的批评和谴责。他们为何如此?《菊与刀》中的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已经探讨过这一点。在一个以耻感文化为主要强制力的社会里,即使公众认错并忏悔,但只要所作所为没被暴露,他们就不会感到懊丧。
相比之下,德国政府至今仍有专人收集纳粹罪证,无论多迟,都会向受害者道歉或提供补偿。而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者的灵魂,却依旧未得到任何安慰。
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哈尔西曾经提到,在二战结束时,他决定让日本军官保留佩剑,因为他认为这是对待敌方将领的一种尊重。但最终,由于对方不是绅士,而是残忍的人类,他改变了主意,把日军军官们的手中的佩剑也没收了。
尽管如此,让那些心里永远有刀的人继续佩戴真正的剑,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事实证明,即使不给他们佩剑,那股冲动和寻求武器的心情依旧存在。此外,每当自卫队进行远洋航海之前,他们都会集体参拜靖国神社,这显示出了他们对过去行为持有的某种忠诚。
今年7月1日,日本内阁会议和保障会议通过了一项决议,以解禁集体自卫权。这意味着即便没有正式承认其作为攻击力量的地位,自卫队仍然能够发挥作用。而且,每次集合前,他们都会身穿集体参拜靖国神社,这显示出他们对历史遗留问题持有的复杂态度,无论如何用“菊”掩饰,也无法完全遮盖住那尖锐的话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期待的是一份真诚的心悔,以及对过去错误行动负责的一步一步走来。不过,如果未来几十年内还不能看到这些变化,那么这样的希望恐怕只能再次化作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