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典故】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刘裕这个名字就像一道亮丽的风暴,他的仪表不凡,就如同龙行虎步般威猛非凡。在晋朝末年,当桓玄篡夺政权,君临天下时,刘裕并未沉默。他看到了问题所在,用自己的双手打破了昏暗。最终,在公元420年,他废除了晋朝,建立了宋朝,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光辉的篇章。
【出处】
《宋书·武帝纪上》记载:“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这句话简洁而深刻地描绘出了他那气概雄壮、英武无比的一面。
【解释】
“龙行虎步”这个成语最初用来形容人的气度和仪态,是指那种超乎寻常、令人敬畏的神采。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被用来形容将军或领袖英勇无畏的情景。
【用法】
这个成语可以作宾语,也可以作状语,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外表或者行为给人以何种印象。它强调的是一种高大上的存在感,让人难以忽视。
【相近词】
器宇不凡、气宇轩昂都是形容人的神采奕奕,有些许超脱尘世之物的感觉,而卑躬屈膝和低三下四则是相反的情景,它们分别代表着谦逊和自卑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相反词】
卑躬屈膝、高声粗暴
【成语举例】
黄君总率六师,龙行虎步,
苟军人受谣成惑,
当明谕晓导,
以解群疑。
— 章炳麟《驳黄兴主张南都电》
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看到,“龙行虎步”这一成语,不仅仅是一个字面上的描述,更是一种精神境界和领导力的体现,它激励着人们追求卓越,不断前进,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