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卷79马丁路德的朝代歌笑声中诵读历史

(近代卷79)马丁·路德:《朝代歌》中的宗教改革者

在那个充满分散与割据的经济时代,马丁·路德出生于一个小山村,他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作为十六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和新教路德宗的奠基人,路德对此有着坚定的决心。他在维登堡大学成为神学教授,并开始创造自己的宗教学说——“因信称义”说,这一思想彻底否定了教会和僧侣阶层的特权。

1517年,为反对教皇利奥十世借颁发赎罪券盘剥百姓,路德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前贴出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这就是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论纲》的强烈反响使得社会各阶层都对其表现出浓厚兴趣,这也点燃了第一次德国资产阶级——宗教改革之火。

1520年是宣告路德学说的最火的一年,那一年共出版了208部书籍和文章,其中包括133部由路德自己撰写。这一年内,《致德意志贵族公开书》、《教会被囚于巴比伦》、《徒的自由》等三大论著发表,它们从根本上否定了中世纪封建神权、圣礼制度和法律,对资本主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威逼利诱,路 德毫不动摇,在拥护者的赞美声中把 教皇 的诏书付之一炬。这进一步划清了他与天主教会之间界限,同时鼓舞了人民,他们更加崇敬 路 德,也更加向往宗 教 改革。这场可怕局面促使 教皇 有些慌张,只好敦促查理五世为 路 德 定罪,最终导致 路 德 在帝国会议上被判定罪,但他依然坚持己见,不曾退缩。

1534年,为了避免再次受制于人, 路 德 移居瓦特堡,从事圣经翻译工作。在1543年,他翻译完成并出版了一部基于希伯莱文和希腊文原本翻译成标准化语言的大型圣经作品,这一作品对于推动日耳曼语群体形成统一语言、促进文化交流具有深远影响。此外,他还参与组织了一系列传播新信仰的人类活动,如创建学校、建立礼拜场所等,以确保他的思想能够广泛传播开来。

尽管如此,当农民起义要求将革命扩展到政治领域时, 马丁·鲁道夫却选择回避支持他们,而是转而支持现存社会秩序。他通过写作谴责农民暴乱,并最终成为西方现代国家政体基础的一个关键构架。虽然他的行为让人感到遗憾,但他仍旧是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因为他带来的变革至关重要,即便这些变革并不完全符合当时或今人的期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