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襄(?-1644年),江南高邮(今江苏高邮)人,明末辽东总兵、吴三桂之父。在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役中,他在赴援时仓皇逃脱,最终导致全军覆没,并因此被判入狱。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大同和真定后,便重用了吴襄提督京营。不久,北京陷落,吴襄遭到活捉。由于他儿子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愤怒至极,在永平城西的范家庄处斩杀了吴襄。他的生平充满了坎坷与悲剧。
关于他的人物生平,全军覆灭是他最为人所知的耻辱。他字两环,是明朝天启二年的武进士出身,其祖籍高邮,而其子就是著名的反清英雄——明末边将领、抗清斗争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吴三桂。在崇祯时期,他先后担任过多个职务,如都指挥使、都督同知以及总兵等,这些职位都是对其才能的一种肯定。但在崇祯四年的大淩河之役中,由于他逃跑失利,全军阵亡,只有祖大寿投降而已。而他的儿子因这次战败被擢升为总兵。
除了这些轶事典故,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叫做一片石战役。在崇祯十七年的春天,当李自成再次攻打京城时,起初还曾让吴襄负责京营防守,但随着北京的沦陷和自己被俘,不幸地成为了一名阶下囚。而就在此前不久,他的儿子正以“一片石战役”击败了李自成。这场胜利之后,他不仅获得了“平西王”的封号,而且追击到了庆都,再次取得压倒性的胜利。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被愤怒至极的李自成斩杀于永平城西范家庄,并且将他的首级悬挂在高竿上示众,以警告其他可能叛变的人们。此后的数日里,一路追击直至武昌归来的是只剩下空手套袜,也就是说,只剩下遗憾与无奈。
尽管如此,在历史长河中,有些人的命运依然能得到某种形式上的认可。就像对于那些忠心耿耿但最终未能改变历史走向的人们一样,他们虽然不能挽回失败,却也留下了一段传奇往事。而对于他们来说,即便是在逆境中,也能够以一种方式得到了社会或政治上的承认,这或许也是他们生命意义的一部分。不过,对于那些目睹并经历过这一切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段深刻而痛苦的心灵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