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经济繁荣昌盛的时期,这一切或许是因为历代宋朝皇帝都倾向于和平发展。宋太祖赵匡胤虽然是一位勇猛的武将,但他却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免了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避免了地方势力的割据,使得宋朝得以维持长时间的稳定与和平。此外,赵匡胤对待百姓也极为宽厚,他曾经在一次百姓告官的情况下,为官员解除了困境。
在北宋初年,由于齐州(今济南市一带)距离边境不远,它是一个赋税相对较高的地区。在一次事件中,有人告发李汉超侵吞民财,赵匡胤迅速命令人去通知李汉超,并赐予他几百两白银,让他还给那些受害的人民。李汉超深受感动并承诺要用自己的生命来报答。
赵匡胤在接管后周天下之后,不断地进行南征北战,其中有一名将领郭进被任命为洺州防御使、西山巡检。他原本是一位五代末年的著名将领,而赵匡胤对他的信任也是显而易见。但是有人诬陷郭进与北汉英武帝刘继元有联系,将此事告知赵匡胤。尽管如此,赵匡胤仍然没有相信这些谣言,而是命令人将那个诬陷者送到郭进那里,让郭进自行处理这个问题。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郭进当然不会杀掉这个人的,因为这样做只会加强人们认为他有意图隐瞒自己的罪行。如果杀掉,那么会被认为是为了掩盖自己的过错。而且,这样做反而可能引起更多怀疑。因此,郭进决定让那个诬陷者带着书信亲自去请求皇帝饶恕,并承诺如果能够成功攻占北汉城池,就能从皇上那里得到职位晋升。这个人没有带兵去攻城,而是伪装成商贩,以口才说服了一名守卫城池的北汉将领投降给宋朝。
最终,当那名誓言报效的人再次上书请求职位时,被授予官职。这样的故事显示出当时社会上的正义感和公正精神,以及皇帝对于忠诚和信用的重视。在治理国家方面,尽管赵匡胤是在后周小皇帝手中夺取了 throne 的,但他的治理方式得到了史家的高度评价,如元脱脱所著《宋史》中提到的:“三百馀载之基传之子孙世有典则遂使三代而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这说明了宋朝在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先前的两个大帝国——东魏和西魏相比,其成就无可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