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安科学家的梦想就是科研报国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与科技能力评价的深度

新华社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安:科研的梦想是解决真问题,科学家精神就是深入产业、面对真问题

近日,新华网与科创中国联合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力电子变换与控制专家、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安。在他看来,当代的科学家精神恰恰意味着深入产业,通过技术攻关,解决实际问题。

“做科学研究要面向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这是罗安在采访中反复发出的心声。他回忆起年轻时在韶关冶炼厂做科学研究,解决企业用电装置自动控制问题时的经历。虽然条件非常恶劣,但通过他的技术攻关,大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罗安认为,课题就来源于生产一线。科学研究应该直面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比如,他和同事们曾在贵溪冶炼厂发现谐波超标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混合型的有源滤波装置,用较低成本去解决谐波治理问题。

作为电能高效高质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罗安介绍了实验室目前主要进行的原创性工作,如提高钢材纯度、高频电热高效高质转化等。此外,他们还致力于芯片化微型化传感技术,使配电网更加透明化和智能化。

“做科学研究不要随大流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情,而要另辟蹊径”,罗安说,“不怕坐冷板凳,要持之以恒地去攻关”。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有“精气神”,即爱国情怀、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分析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他们应该培养起团队科研能力,不再是单枪匹马,而是多学科交叉团队协作,以便更好地应对重大难题并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