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跪拜朱元璋陵,思念唐宋盛世
在南京钟山旅游风景区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坐落着明孝陵。这座陵墓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最后安息之地。明孝陵的朱红大门坐北朝南,正对梅花山,门额上书“明孝陵”三字。门外东侧立有一个石刻告示,是清宣统年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江宁知府以六国文字刻着“治隆唐宋”四个金字。这四个字是康熙皇帝南巡谒明孝陵时所题,上书意为:“洪武乃创业君主,其功德胜于唐、宋。”
为了纪念太祖高皇帝的伟绩,明廷规定每年有五小祭和三大祭。在康熙七年(1668年)四月二十一日,当康熙帝进行第二次南巡时,他前往了这片土地,并亲自撰写祭文:“自古历代帝王继天立极,功德并隆……朕受眷命绍赞丕基。”他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和承诺,将继续维护国家的繁荣。
再次踏足此地是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当时他第三次南巡至此,并赏赐守陵人。他又一次亲自祭奠,并让兵部尚书席尔达代为行礼。当年的春天,他路过昔日辉煌的明故宫,只见荒芜与破败,使得他慨叹不已。
随后几年的岁月里,有幸被选中参与这一庄严仪式的是直郡王、诚郡王以及大学士伊桑阿。阿兰泰,他们共同修缮了殿内,而康熙御笔上的“治隆唐宋”四个大字,被制成匾悬挂殿顶,以昭示永远。
在其后的岁月里,每当康熙来到这里,都会带领诸位皇子及文武百官,再次行经灵前礼祀。他的车驾从乐角门进入,对诸臣说:“非尔等道,不是我之敬心耳。”每一次,这些动人的场景都透露出一个事实——对于历史,以及那些建国创业者的尊重与怀念。
最终,在康熙六十六年的暮年,他第六次踏上了这个圣地,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扫墓。在这之前,他已经五度来访,为汉人皇帝扫墓,不仅显示了对朱元璋功劳的肯定,也是满汉一家相处的一种方式,用以稳定统治。此情此景,如同鹤立枝头,一往无前,无疑也是一段历史长河中的美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