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34年,北魏为了对抗高欢,西魏政权必须整合关陇地区的军事力量。先是名将贺拔岳出任关西大行台都督,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在短暂的时间内巩固了这一关键区域。然而,遗憾的是,贺拔岳遭到了暗杀者的追击,这次悲剧性的事件让他的职位空缺,而权臣宇文泰随后接管了西魏军政大局。在面对东魏的威胁时,宇文泰决定采取同样的策略来还击——联合原六镇以及关陇地区的重要力量,以高欢之道还施彼身。
为了应对这种挑战,西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他们改变了府兵制度,将所有士卒强制要求改姓为自己所属部队的军事主官所拥有的姓氏。这一举措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也进一步巩固了宇文泰及其支持者在政治上的地位。此外,还建立了一套“八大柱国”制度,其中以宇文泰为首,并由他直接掌控最顶端的大将军府。他周围另外七个柱国各自负责两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下辖两座府,一共二十四个分支机构。
从历史角度看,这些改革措施具有多重原因,但可以简化理解为:北魏之后的一系列皇帝们都渴望集中更多权力于己,从而减少关陇集团的地位和影响力。而杨坚作为一个来自关陇集团的人物,他能成功建立起隋朝,这得益于该集团中的无数杰出的谋士们提供着智慧与策略,使得国家政策得到有效推动,最终实现了隋朝那短暂但壮丽的一代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