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官人的冒犯之争五万大军征讨的后果

在唐懿宗时期,一位南诏国王名为世隆,他因病逝世,其子继位。然而,随着唐宣宗李忱驾崩并由长子李漼即位成为懿宗,世隆向新君通报父王去世,并获得册封。然而,由于“世”字触犯了太宗李世民的名讳,而“隆”字又犯了玄宗李隆基的名讳,懿宗拒绝册封,并准备派兵攻打南诏。

宰相杜悰出面解围,建议让南诏更改国王名字,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懿宗同意了这一建议,但要求将其名字改为“骠信”。然而,世隆坚决不接受这个新名字,最终叛唐自立,为自己称帝,并遣兵攻陷播州。

消息传回长安,懿宗勃然大怒,将此事视作对君威的大辱,对南诏发动五万大军进攻。这场战争持续多年,却无法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只是损失惨重。在这段时间里,大唐帝国已经日益衰弱,与藩镇势力不断斗争,加上宦官干政,使得朝廷顾不得这类外患。

最终,在乾符四年(公元877年),由于疾病和战乱疲惫,不得已承认与南诏和平共处。从此以后,这件事情就被淡忘在历史尘埃中。而对于那位小官人及其冒犯皇帝的事迹,也只剩下一句传奇般的话语:他的名字曾经引发了一场浩大的征讨,而结果只是一个空洞而无力的声响,被历史所遗忘。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