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历史名人张士贵简介-唐代名将

张士贵(586~657),唐代名将,本名忽峍,新旧《唐书》皆有传,祖籍盂县上文村。隋末聚众揭竿起义,后归顺李渊,在完成唐朝统一大业和边境扩张的戎马生涯中屡立战功,先后任右光禄大夫、右屯卫大将军、左领军大将军等职。

显庆二年(657)六月三日,因病情加重,在河南病逝,终年72岁。官左领军大将军,封虢国公,其子孙袭爵。卒后唐高宗为他举办隆重葬礼赠辅国大将军谥号襄。当朝宰相上官仪亲自为他撰写墓志铭,对他为李唐王朝出生入死、屡建战功的一生给予极高的评价。

其曾祖张俊,官北魏银青光禄大夫、横野将军;祖父张和,官北齐开府车骑将军;父张国,仕隋朝历任陕县主簿、硖州录事和参军,以軍功授都督定居虢州卢氏县。

在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五月李渊称帝时,被指名要进京奉见,并加官通州刺史,从此成为李唐王朝的一位叱咤风云的名将。在武德元年的西征中,他夺取了消灭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的胜利,并被任命为“马軍总管”,以劣势的兵力击败了王世充五万马步联队。随后的几次战争中,他又多次立下战功,被授秦王府將軍,与秦琼等并肩作战。

武德九年的玄武之变中,又立有大的功绩,被任命为禁卫首脑“玄武门长上”。贞观七年的西南之乱时,他再次被派去平定。此外,他还参与过对抗薛延陀部落的战争,以及东征高丽,但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

从家族角度看,上文村不仅是他的出生地,也是他的家谱所在地。他与其女婿何宗宪冒领薛仁贵功劳没有任何证据。在墓志铭中,只有“以遣去官”一句带过,这说明当时太宗还没有亲征辽地,所以不会有其女婿在征辽中贪功的事发生。这也证明了历史上的真实面貌与民间故事不同,其忠诚与勇猛得到史料记载,而非奸臣之说。

随着时间流转,一些民间小说把这一段历史曲解了,使得人们对于这位真正忠诚于汉室的人物印象模糊。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青年时代的张士贵不仅注重学习文化知识,还特别注重学习武艺,是一个侠客式的人物。而且,当时很多英雄豪杰都想争取他加入自己阵营,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归顺刘邦式的人物——李渊,因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即使是在那样的混乱年代里也是如此坚持己见,不轻易改变信仰。这一点体现了一种深谋远虑和卓识强干,是正史记载中的另一面,而非传说的恶毒计划者形象。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在各个方面展现出了他的英才智慧,比如一次又一次的大捷,大胜,都让人赞叹不已,最终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个传奇人物。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