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面有一个很有趣的情节,就是唐僧在收服了孙悟空和猪八戒以后,在流沙河遇到了一个红毛妖怪,不由分说,这厮居然和孙悟空、猪八戒干了起来:
却说那怪败了阵回,方才喘定,又听得有人推得水响,忽起身观看,原来是八戒执了钯推水。那怪举杖当面高呼道:“那和尚那里走!仔细看打!”八戒使钯架住道:“你是个什么妖精,敢在此间挡路?”那妖道:“你是也不认得我。我不是那妖魔鬼怪,也不是少姓无名。”八戒道:“你既不是邪妖鬼怪,却怎生在此伤生?你端的甚么姓名,实实说来,我饶你性命。”
接下来就是沙僧自报家门了,当然无非是说他被贬下界的前因后果,顺便吓唬一下敌人。
猪八戒是何等级别岂能把一个卷帘将军放在眼里!
八戒闻言大怒骂道:“你这泼物,全没一些儿眼色!我老猪还掐出水沫儿来哩,你怎敢说我粗糙,要剁鲊酱!看起来,你把我认做个老走硝哩。休得无礼!吃你祖宗这一钯!”
但看沙僧这架势似乎完全不认识猪八戒,所以才敢那么狂妄地把自己一个卷帘大将的过往说得那么威风。
而猪 八戒,一开始也并没有认出沙和尚来,不然也不会说“你既不是邪妖鬼怪,却怎生在此伤生? 你端的是甚么姓名,实实说来,我饶你性命”这样的话了。
这可真是奇了怪了。
因为猪 八爵和孙悟空大战的时候很明显是认识孙悟空的,还埋怨他带累自己:
行者闻言道:“你这厮原来是天蓬水神下界,怪道知我老孙名号。”那怪道声:哏!你这诳上的弼马温,当年撞那祸时,不知带累我等多少今日又来此欺人!不要无礼吃我一钯!
二人在天上的时候是有交集的。甚至彼此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啊。你想孫 悟 空闯了那么大的祸,也算是在天庭一炮而红了一些,有些名头,那应该都知道。也许二人曾经在那场大战中交过手。
但沙 和 尚 不但不认识猪 八爵 似乎连 孙 悟 空也不识。两位上次交手的时候,他们好像一点儿也没想过对方为何这么厉害,是不是天庭下来的。
所以有人问,这是否意味着他们之间有一段未解之谜?
答案是否定的。在这一回中,我们可以看到:
这个总督大天蓬,那个谪下卷帘将。昔年曾会于灵霄,现在争持赌猛壮。这一个钯去探爪龙,那一个杖架磨牙象。伸开大四平 钻入迎风戗。这是一个没头没脸抓,那个无乱无空放。一位久占流沙界吃人精,一位秉教迦持修行将。他两个来来往往战经二十回合,不分胜负。
可见二 人 在 天 庭 的 时 候 不仅 认 识 过 面 还 曾 经 在 凌 霄 殿 会 过 面。但 是 你 想 猪 八 杰 下 来 时 早 已 “ 脱 胎 换 鲜” —— 变 成 了 猪刚鬣,由于原先仙气已没有,大变成了现在模样。那既然 沙 僧 不 认 知 猪 八 杰 , 猪 八 杰 又 不 愿 意 提 起 那 荒唐 的 往 事 —— 往 事 不堪 回 首?自然 二 人 只 能 厮 斗 到 底 了。
不 认 知 猪 八 杰 , 那 孙 悟 空 应该 认 识 吗?毕竟 孙 悟 光 作 为齐 天 大圣 曾经 大 闹 天 宫 名 头 那么 响。而且,他作为齐天大圣的大闹事件之一人物,被王灵官挡驾到灵霄殿外(见拙文《大闹天宫的大善逍遥师傅》),他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不难理解为什么他的名字对许多人来说都如雷贯耳。而且,他作为齐天大小仙人的身份,对其他所有仙人们来说都是极其熟悉的人物。不过,看似如此巨星般的人物,在某些情境下并不一定能让每个人都立刻就认出来——特别是在那些特定的情景或者环境中。此外,从这些描述我们可以认为,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以及观察力去判断世界,而不同的背景会导致不同的反应。在这样的背景下去分析,即便是一个像孙悟空这样的人物,其影响力如何受到不同人的感知也是非常复杂的事情。如果再加上文化、教育水平、生活经历等多种因素,就更容易理解为什么即使是一位如同山川般深远影响力的存在,也可能会因为某些特殊情况或环境而被忽视或误解。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揭开他们之间关系的一切秘密,我们需要更多关于他们过去共同生活时期的情况,以及关于他们各自成长过程中的具体故事。但正如古代文学作品常常展现出的那样,有时候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直接询问双方,因为只有通过真相本身才能得到最准确的心理描绘。在这个故事里,让我们一起沉浸其中,用心体验它背后的丰富情感与深邃智慧吧!
答案就在这里,或许隐藏着更大的秘密,只要愿意去寻找,它们就会慢慢浮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