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茂陵:宪宗纯皇帝与三位皇后的合葬之地
明茂陵位于裕陵的右侧,坐落于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及其三位皇后——王氏、纪氏、邵氏的合葬陵寝。茂陵建筑在清初时期尚保持较好状态,其内部陈设也得以保存。
据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在顺治和康熙年间,茂陵的情况良好,只是簨虡等部分有存。至清末,祾恩门因年久失修已经倒塌,而祾恩殿本已残坏,又被拆毁。目前其现状同样如裕陵般保存不佳。
神路作为明十三陵中的第一个景点,由石牌坊、大红门、碑楼、石象生和龙凤门组成。石牌坊建于1540年,是五楹六柱十一楼汉白玉雕砌结构,上刻龙云图纹及麒麟狮子浮雕,但由于年代久远,现在这些图纹上原饰彩漆已剥蚀净尽。这座恢宏而精美的牌坊体现了明代石质建筑工艺的卓越水平。
过了石牌坊,便可看到左右两座小山:东为龙山形似奔腾欲飞的苍龙;西为虎山状如伏地警觉的猛虎。在中国古代道教中,“左青龙,右白虎”被认为是祥瑞之兆,因此“龙”、“虎”分列左右,以威严守卫着十三陵的大门。
大红门位于神道南面,为三洞名大宫门,是正门。大红门两旁原竖立一通石碑,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字样,每个人都必须从此步入祭拜。而两侧原设角门,并连接长达80华里的红色围墙,有小红門和十个出入口,其中均派有重兵驻守,以显示禁地不可接近。大红门后的大道称为神道,从石牌坊穿过,大红门一直通向长陵,全长7公里,被视为全区主墓道路线。此路沿途设置多种建筑错落有致,为壮观所致。
方形亭楼位于神道中央,即碑亭,一座歇山重檐四出翘角高大的方形亭楼,为长灵所建内置一块高6米多题刻“大明长灵功圣德碑”,由著名书法家程南云所书,其文作于1425年,但碑身直到1435年的宣德十年才完成。在 碑阴还刻乾隆皇写下的《哀悼天下百姓诗》。该碑详细记录了长永定思诸坟残破情况,以及清廷修缮各项花费记录和嘉庆帝论述灭亡原因等内容。在四隅立4根白石华表,其顶部蹲一异兽望天孔,与华表相互映衬显得庄重浓厚。但行宫原本在东侧供帝后前来祭拜时使用,现在已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