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好奇,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每到新春佳节,就要在街头巷尾燃放鞭炮。虽然大城市的闹市区为了安全起见是禁止燃放爆竹的,但在小孩子们放小爆竹时,听着“批劈啪啪”的声音;而大人们放大爆竹时,则是“轰轰隆隆”的震撼声响。在一些高楼上挂下来的爆竹,更需要持续一阵子,让人耳朵都快要震聋了。
我不禁想问,这些明明没有竹子的东西,为什么还叫做“爆竹”呢?又为什么特别是在新春年节的时候,每家每户都要燃放它?
原来,最早的确用到了真正的竹子。当时人们会把它们锯成段,然后保留两端的竹节,将其扔进火盆里。当空气膨胀并达到一定压力时,“啪”的一声,它就会炸开来。从此,“爆竹”这个名字就这么得名了。
至于为何特别在过年的时候要燃放这些东西,有一个关于山燥怪人的古老传说:
据说,在我国南方有座不知名的小山,那里长满了巨大的绵密柔软的草木之类,而其中最神秘的地方,是居住着一种被称作“山燥”的生物。这只怪物身高不到尺度,只有一条腿,却比人类更加灵活和敏捷。而且,他似乎对人类毫无恐惧,每当旧年的最后一刻即将过去而新年的欢乐即将来临时,他总会悄悄地潜入村庄偷窃食物。
村民们闻讯后便带着棍棒追捕这只可恶的小怪兽。但是,无论他们如何努力,他们总是在抓住它之后遇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问题:如果有人与被捕到的山燥接触,那么他或她都会感染一种奇异病症——有的变成了浑身冷冰冰发抖,有些则变得全身冒烟痛苦不已。
面对这样的难题,村民们感到绝望。就在这一片混乱中,他们偶然发现了一件意外的事实:他们以砍伐树木为生的生活方式正好可以解决问题。他们常常丢弃截下的树枝,堆积如山。一天,当几个村民去砍伐树木吃午餐时,因为肚子饿,用剩下的树枝煮食。这时候,一群正在逃跑中的山燥因为听到那熟悉的声音:“毕毕剥削”,却始终保持距离,不敢靠近正在烤肉的人们。一个机智的农夫意识到,也许声音本身就是驱赶魔鬼的一种力量。他决定添加更多烧柴,使声音更响亮果然,那些害虫般的小怪兽惊慌失措地逃向远处,从此以后,每逢农历正月初一凌晨,即使是现在,我国的人们也依旧会点燃这种火药,以防止这些邪恶生物再次出现。
古代人们使用的是真正的地雷,以驱逐邪恶、辟邪、逐瘟。而且根据历史记载,这个习俗早已经存在于唐朝时代。那时候,世界上只有中国才制造出了火药,并广泛应用于各种日常活动中。不久后,便有人创造出用纸卷制成的一个个新的花炮,其中包含火药,当点燃,就发出刺激的声音,如同自然界中的风暴一般。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制作方法越来越精巧,同时也有许多不同的花炮品种产生,比如有些响一下,有些响两下;有的像普通大小一样,有的大有小,都各具特色。
今天,每当我们家里发生喜事,或迎接重大节日,我们总是一定要点起鞭炮,以庆祝喜事。不过随着时间流逝,我们开始渴望看到那些美丽光彩闪烁以及画面的烟花,因此烟花诞生了。在新春佳节头几个夜晚,你可以看到孩子们聚集成群结队,在街道和巷弄间跳跃嬉笑,在充满色彩和雾霭的一片喧嚣中打败夜晚。此情此景,对我们来说真是一场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