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即位后,励精图治,推动国家的发展,使晋国逐渐强大。他梦想成为齐桓公那样的霸主。周襄王因被弟弟太叔带夺取王位逃到郑国,请求各诸侯提供兵力讨伐狄人,但无人响应。
有人建议周襄王向秦、晋两国求助。周襄王派使者向晋文公求救。晋文公迅速出兵东征,将狄人击败并杀死了太叔带和他的党羽,再将天子护送回洛邑。
过了一段时间,宋襄公的儿子宋成公来求救,说楚国的大将成得臣率领五国联军攻打宋国。大臣们认为这正是扶持有困难国家、建立霸业的机会。晋文公开拓军队伍,并在三军中设立三个军团,以浩大的阵容去救援宋国。
在六三二年的一战中,晋军攻占了归附楚国的小邦曹、卫,把两个小邦君主俘虏。此时楚成王本不愿与晋交战,但听闻此事,便命令成得臣撤退;然而成得臣坚决不从,因为他相信最终能拿下宋 国。他告诉楚成王说:“我虽然不能保证一定胜利,但是我会拼命。”
随后,他通知了正在撤退中的晋军,让他们释放曹、卫两小邦君主,而实际上这些君主已经私下答应了与楚绝交。这让成得臣极为愤怒,他催促全军赶往敌人的位置。
当楚军接近时, 晶先命令部队后撤九十里至城濮再布阵势。当晚战火燃起,在城濮一役中,大量楚士被杀死或投降。在这场战斗中,一部分由狐偃所领导的部队以退避三舍之策取得胜利,他们根据过去承诺而行动,这也显示出了智慧和尊重对盟友的承诺。
最后,在一次意外的情况下,假装败北的锺师(现在山东省鄄城西南)反击成功地破坏了整个赵师,使赵师完全崩溃。而另一方面,不幸的是,该事件导致“七月血雨”事件,即发生在那年的夏季,当时人们因为战争而流血牺牲大量的人口。这次胜利确立了春秋时代首个真正霸权国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霸权朝代——春秋期初期为长达多个世纪持续不断的地缘政治实力的统治状态。
因此,有些学者称它为“七月血雨”,以纪念那个充满鲜血和痛苦的地方,是史诗般的情节,它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开始,那就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进入其鼎盛时期。
尽管如此,这场著名战争并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力量较量,它还是展示了一种更深层次的心理斗争,以及对荣誉、忠诚以及同盟关系等概念如何影响行为选择。
为了庆祝这一伟大的胜利,加冕于天子的周灵王亲自前往践土慰劳他,并赠予他一块土地作为奖赏,为表彰他的贡献,同时还加强了与其他诸侯之间的事务合作,从而进一步巩固他的地位。
因此,可以看出,从这个故事可以理解到,一场重大战争不仅决定着国家间力量平衡,还能塑造历史形势,也能够揭示人类行为背后的深层心理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