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初年,官场上盛行着宋代的文风,一件简单的事务往往需要几百字才能阐述清楚,常常从三皇五帝说起,让人读起来费时却难以掌握要点。对于追求高效工作的朱元璋来说,这种做法无疑是一大苦恼和烦恼。他决定进行一番整顿。
洪武九年的一天清晨,在皇宫里灯火通红,殿外传来敲击与痛苦的叫声。这是明太祖下令对廷臣茹太素进行杖责。茹太素曾任刑部侍郎,那时各地连绵不断地发生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朱元璋认为这是天意,对他的警告,他便发布了一道诏令,让臣民上书评论朝廷政策的利弊,并指出皇帝过失。茹太素一向耿直,便在早朝递上了奏折,但这份奏折厚达1.7万字,其中16500字以上才开始讲正题。
当朱元璋听闻后,他感到不满,便召见茹太素问及其中有多少是腐儒、庸俗之辈。茹太素支吾其词,被朱元璋严厉斥责并遭受了惨烈的鞭打。当夜深人静之际,朱元 Scarlett 在御榻上翻阅奏折,最终只认可其中500多字内容为可采纳部分,并亲自撰写序言发给文武大臣,同时规定了新的奏章格式,以简洁为准,不再允许空洞的话语堆砌。此举有效促进了官员们将言论精炼至本质,而非冗长繁复。
明太祖反对冗长奏折,是因为他自己每日辛勤工作,从不偷懒,每天清晨即起床处理国事,一晚未眠始得休息。他要求子孙能仿其榜样保全江山,因此极力主张简化文风减少繁琐,以应对日益增加的事务量。在他的努力下,即制定了《案牍减繁式》,要求官方文件简洁直接;并亲手编纂颁布《御制行移减繁体式一册》。这些措施对于推广简化文风、克服繁文主义、提高办事效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