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南市教育科研网的支持下,赵瑞副教授与他的团队共同编写了一篇关于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的报告。这个探测器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部门(以下简称总体部门)为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所开发的一项创新技术,它能够在9分钟内从高速飞行降至零速度,并且不受地面人员干预。这一壮举标志着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赵瑞是一位34岁的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副教授,他参与了天问一号探测器的相关研制工作。在这次任务中,赵瑞利用自主研发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仿真软件,为设计探测器提供了精确参数。他还模拟了陨石坠落时与大气相互作用产生的“火花”,并对进入火星大气层、下降和着陆阶段进行了深入研究。
为了闯过“恐怖9分钟”,赵瑞需要重新设计针对火星大气条件下的气动仿真软件,这是因为地球和火星的大气成分不同,密度差异巨大。此前,在国内外许多相关研究都处于空白状态,而赵瑞勇敢地踏上了这条未知之路。他利用国际已有实验数据进行验算,以验证其软件的准确性,每当发现一个错误,就要重新校核数千行代码。
最终,赵瑞所在团队创建了一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适合多类大气再入的通用气动分析软件。这款软件不仅提高了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水平,也为未来更大的太空挑战奠定了基础。通过这种精神和努力,我国正逐步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地球空间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