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初期,东北地区兵力调动频繁,大批士兵被抽调至内地平定叛乱,边疆防务空虚。沙俄和准噶尔部趁机侵扰,使得清廷决定在黑龙江地区设立驻防八旗以补充兵力并缓解危机。康熙二十二年(1683),萨布素被任命为黑龙江将军,负责管理八旗士兵的驻扎。此后,不断有新的族群加入到这支军队中。
其中,一部分来自布特哈打牲丁的达呼尔人,他们原居住在嫩江流域,但由于沙俄的威胁和准噶尔部的侵扰,这些达呼尔人请求集中居住并筑城,以避免再次受到侵扰。在康熙三十年的征求下,清廷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并编入驻防八旗。这标志着齐齐哈尔驻防八旗的创建。
此外,还有一部分是来自科尔沁蒙古十旗锡伯人的新编人员。这些锡伯人原本受科尔沿蒙古王公统治,但清廷为了更好地控制边疆事务,将其直接管辖于黑龙江将军下属。这一调整有助于改善对锡伯事务处理上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对边疆安全的响应速度。
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即布特哈达呼尔人的编入与科尔沁蒙古十旗锡伯、达呼尔回归之举,齐齐哈尔驻防八旗逐渐壮大,其机构设置和兵丁结构也随之演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康熙朝对于边疆稳定的重视,以及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