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规矩之严格,犹如天上的星辰,永恒而坚定。在明代,皇帝沉迷于后宫的诱惑,不少君主因而荒废国政。嘉靖时期,更有宫女们险些勒死皇帝的事件,这些教训深刻地铭记在了清代的心头。在关外时,便提出了“不得迷恋女子”的训诫,并自顺治时代起,加强了对后宫的管理。皇帝与后妃各自拥有自己的寝宫和膳房,只在大典、节日等特殊情况下才允许同桌享用餐食。而且,即使是行幸,也需事先摆好“绿头牌”,这是一种长条形薄竹片,上面记录着后妃的名号、简历、姓氏和出身,以确保选择后的后妃能够安全地进入皇帝寝宫。
为了安全起见,从雍正时期开始,被选中的后妃要从皇帝脚下轻轻掀开一角,然后逆爬而上,在事后仍由皇帝脚下退出。这一制度显然是在维护着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据史书记载,当奕詝提出:“予即听朝勿通训。”(我即听朝不通训)并在出朝之后立即退去,人们便问他刚才去了哪里,他回答说是在坤宁宫。当奕詝到了那里,他看见孝贞坐在中间,而孝钦则跪在地下。孝贞详细列举了她的过失,用杖责罚她。这表明到了咸丰时期,即使是不能同居的情形,还能引发激烈的争议,而且作为中宫的皇后的权力还能影响到其他妃嫔,让人感叹清朝末年政治和社会生活多么复杂又错综。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即便到了咸丰时期,由于历史传统和习惯所固化,对于这一点的遵守依旧非常严格,但同时也显示出随着时间推移,一些禁忌可能会被逐渐松动或重新解读。不过,无论如何,这样的制度都体现了一种对于权力的尊重以及对家族血脉延续的一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