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展现出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君主。但安史之乱爆发后,他那种坚信无疑的态度,在短时间内彻底崩溃。于是,当他派遣大将高仙芝和封常清前往平叛时,便特意任命宦官边令诚担任监军。这位宦官却在履职之初制造了一个悲剧性的事件。他因为与高仙芝和封常清意见不合,便诬告他们贪污军粮、动摇士气。唐玄宗竟然轻信谗言,无疑地杀掉了这两位英勇善战的大将,这个事件充分揭示了唐玄宗心理危机的严重性。
宦官不仅被赋予监军职责,而且在朝中也迅速获得权力扩张。安史之乱之后,第一个显赫影响力的宦官是李辅国。他因拥立唐肃宗而受到皇帝的信任,并随着肃宗返回长安后,被拜为殿中监并封为郕国公。在那段时间里,即使是最高级别的朝臣,如宰相,都必须先通过李辅国审批才能面见皇帝;而皇帝发布诏书,也需要经过他的签署才可实施,因此群臣对他的权力感到畏惧,不敢提出任何非议。当代宗即位后,李辅国继续掌握中央禁军兵权,他甚至直接告诉代宗:“陛下只需深居宫中,我来处理外面的政事。”由于他控制着关键力量,代宗只能忍气吞声。
然而,程元振夺取禁军兵权后,将李辅国斩成八块,让代宗得以解脱愤怒。而当李辅国死去之后,其势力被程元振所继承。此刻,朝廷已经完全落入宦官手中的掌控之中。
几十年的混乱最终导致了一系列不可挽回的事实。德宗以后,由于宦官掌握禁军兵权,他们几乎可以随意废黜或扶持皇帝。顺宗即位仅几个月便被迫退位,而前文共主导了一次改革;宣统曾蔑视其家奴,却未料到自己的忠心耿耿者成为自己命运的凶手;穆统则因恐惧受牵连,与其说是“太子”,更像是一个俘虏;文统试图削弱强大的宦官,但由此引发甘露事变,上千人遭处决,其中还包括文统本人,最终沦为坐镇宫中的阶下囚。
从这一点看,从正祖开始一直到唐王朝灭亡前的九个君主(除了敬祖因为太子身份登基),其他所有人的起伏都由那些身穿青衣的人操纵。
然而,我们不得不反思:尽管安史之乱证明某些武将并不值得信赖,但许多参与平定叛乱的人物确实值得尊重。如果能够及时解决唐朝皇帝的心理危机,或许历史会有不同的发展,使得这些恣肆奢靡、滥用权力的贵族们不会得到如此广泛的地盘优势和政治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