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开创了历史上少有的开元盛世,展现了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形象。然而,安史之乱爆发后,他那种自信心的一夜之间荡然无存。因此,当他命大将高仙芝、封常清率军平叛时,特意派宦官边令诚作为监军。这一决定却导致了一系列悲剧发生。由于心胸狭窄,边令诚与高仙芝、封常清意见不合,便诬告他们贪污军粮、动摇军心。唐玄宗竟然听信谗言,无视事实真相,一气之下杀掉了这两位战绩辉煌的大将。这一事件充分暴露了唐玄宗的心理危机严重。
宦官不仅被派往军队中担任监军,而且在朝中的权势也迅速膨胀。在安史之乱之后,大宦官李辅国因拥立唐肃宗而获得深厚的信任,被肃宗拜为殿中监,并封为郕国公。当时,即使是朝中的百官,他们奏事必须先经过李辅国的批准才能面见皇帝;皇帝颁布诏书,也需经他签署才可实施,因此群臣对他的话语都畏惧三分。
随着时间推移,其他宦官如程元振也掌握了禁军兵权,对代宗说:“您只需深居宫中,我来处理外面的政事。”由于程元振控制了中央禁军兵力,代宗只能忍气吞声。在德宗之后,更有一些宦官干预甚至废立皇帝的事例,如顺宗即位几个月便因为支持改革派夺取兵权而被安排退位;宪宗曾轻视宦官,但最终遭到了自己的家奴所杀;文宗为了削弱过强的宦 官势力,由李训编造天降甘露计划,但最终因演员表现差被大宦官仇士良识破,最终酿成了甘露事件,不但上千名高级政府职员丧生连文宗本人也被挟持,这样情况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之前九个皇帝,只有敬 宗是以太子身份即位,其余八个都是由宦 官废立。
其实安史之乱并非所有武将都不值得信赖,有许多参与平乱的武将确实值得信赖。但那时候还没有心理疏导这一学科。如果能及时帮助唐朝皇帝解决心理危机,或许历史会有不同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