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后郑成功背水一战他为何要和老爸分道扬镳

明朝灭亡后,谁当了?郑成功背水一战,他为何要和老爸分道扬镳?纵观郑成功家族的历史,就是一部明亡清兴,朝代更迭的大历史下的缩影。研究郑成功家族的历史不仅能让后人了解民族英雄郑成功传奇的一生,更为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郑成功家族的悲剧也是整个时代悲剧的缩影。

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人生经历非常传奇。他是那个时代中国人欧化的先锋人物,早在澳门时,他便学会了荷兰语,还皈依天主教,这在同时代的中国人中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作为海盗出身,十足投机主义者,他嫌经商来钱太慢,所以干脆也落草为寇,并且有计谋兼并其他海盗,最终成为闻名南洋的大海盗。利用他的语言优势与盘踞在东印度公司做生意展开竞争,掌控东西洋贸易通道,取得制海权。这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档案中都有所记载,可见当时他影响之大。

然而,不幸的是,在明亡清兴之际,他选择投降清朝,与家眷北上,与儿子决裂。后来被清廷全部杀害,其北京家谱无一幸免。而退居后的郑成功,也不久病逝,其孙子 郑克爽投降清廷,被杀灭门。不过近年日本学者考证,有关后人的遗迹尚存原来就在此时刻,大明宗室宁靖王听到消息后写下“风来竹有声”五个字,为好友送去,要他赶快逃亡,因此次子往北逃窜过隐姓埋名生活至今。

如今已故老人的儿子——第九代 郑守让,是著名鱼类专家,以其对捕捞技术及保护工作而闻名于世。在日本木村重教授门下学习,而木村重是一位深受尊敬的地质学者,只收过三个学生。此外,他们祖先出生于日本,而他们与日本天皇也有交往,这些巧合令人惊叹。

回顾过去,当年民族英雄如何与父亲决裂呢?

众所周知,民族英雄一生戎马,从抗击满洲侵略到收复台湾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在这辉煌成就之后,却有一段不能回避的事实,那就是与父亲决裂。那时候父亲已经接受大明朝廷诏安归顺,但他却决定带着全家投降满清,从而导致南明政权灭亡、自己晚节不保最终被杀害成为千古罪人。

相比于父亲执迷不悟、贪图富贵,一开始接受儒家正统教育的小我则坚信忠臣不事二主,如果归顺了大明,又怎么能效忠异族呢?常言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堂堂汉子民怎能效忠满清呢?

因此多次写信劝说拒绝投降但遭到拒绝,最终彻底断绝关系走上了抗击满洲侵略之路。自古忠孝难两全,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知道此生注定要和家庭走上不同的道路。一生的坚持和牺牲最终证明了一切都是为了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而这一切,都源自于一次关于亲情、国家责任以及个人信仰之间冲突的心理斗争,以及对父母恩爱所作出的巨大的牺牲。当年的决定,对未来的命运产生深远影响,让我们反思:面对不同选择,我们会如何抉择?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