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厉害的三个人之一是朱棣,他在位期间主导编纂了《永乐大典》。这部书被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体积巨大,内容广泛,包括了从经、史、子、集到天文、地志等众多领域的知识。朱棣下令将自古至今所有的事物分类辑录于此,以便查考方便。
编纂《永乐大典》的过程中,解缙组织了一百多人团队,加紧工作仅用一年多时间完成。这部书最初名为《文献大成》,但明成祖认为还不符合自己的旨意,因此又下令重修。在第二次修订中,加强领导班子力量,将编纂人员增加到2000多人。当时的人们形容这样的盛况是:“天下文艺之英,济济乎咸集于京师”。
为了支持编纂工作,朝廷提供了优裕条件,让编辑人员可以自由阅读皇家图书馆中的图书,并分赴各地搜购珍贵典籍。最终,《永乐大典》收入的典籍总数达七八千种之多,这一数量超过了任何其他类书。此外,为保障编纂者的生活和工作效率,还安排他们居住在文渊阁附近,并由光禄寺负责伙食。
然而,即使面对如此庞大的项目和严格要求,《永乐大典》正本却遭到了劫难,不幸丢失,只留下一些残页和嘉靖年间抄写的副本。这让人们不得不深思:即使是一部规模如此巨大的著作,也可能因自然或他力所迫而遗失,而没有留存一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