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再成(?-1362年),字德甫,泗州五河县(今安徽五河县)人,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将领,曾被封为泗国公。至正十二年(1352年),耿再成投奔朱元璋。至正十四年(1354年)十月,他在瓦梁垒与元军激战后,成功诱敌大败,并俘获了大量马匹,这一胜利为朱元璋赢得了谈判的资本,使得滁州得以保全。
至正十五年(1355年),耿再成被任命为镇抚,随朱元璋渡江。在接下来的几年的时间里,他因功升迁,不断镇守不同的城市,如滁州、长兴、扬州。他还担任前锋,在攻破金华府后,被派驻兵于黄龙山,以遏制元军的进攻并谋取处州。
至正十九年(1359年)十一月,耿再成在处州击败石抹宜孙,并攻克处州城之后留守该地。此外,他还在庆元击败石抹宜孙,从而使其战死,为朱元璋巩固地盘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在至正二十二年的二月,由于叛军起义和内部矛盾导致的混乱中,耿再成最终被杀害。这一事件对他的忠诚和勇敢给予了高度评价,而他的人生故事也成为了一段传奇历史。
《明史》中记载了他的多方面才能:“持军严”,士卒出入民间,“蔬果无所捐”。他不仅有卓越的指挥能力,还有高超的战斗技巧,其名字常常伴随着“勋业未竟”的荣耀。但是,与那些功成身退或遭到党籍牵连相比,他却以一种悲剧性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