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的悲惨命运外国历史故事

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西北部,有一个与宋、辽(金)三足鼎立的少数民族王国——大夏封建王朝,史称“西夏”,都城为兴庆府(今银川市),其统治范围大致在今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以及陕西部分地区,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界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幅员辽阔。

西夏王朝存在了189年,共有十主,即:元昊、谅祚、秉常、乾顺、仁孝纯安全遵顼德旺和末主,最终灭亡于成吉思汗之手。为了满足经济上的需要,他向四邻发动了一系列掠夺战争。首先把矛头指向了在辽金两势力斗争中求生存的西夏,为突破口。

成吉思汗曾六次攻打西 夏,从第一次进攻到第六次出征彻底征服前后经历22年,并非无力征服,而是在此期间他征服和统一境外诸部落,无暇顾及更无全力进攻可能。一方面 西 夏始终不甘臣服,每当蒙古军出兵时,在力不能支时求和归降,一旦势力恢复形势对自己有利,就“礼意渐疏”、“消极纳贡”。23年的战争中,因伪降使情况复杂化形成了一打就降、一撤就叛局面,加之远征欧亚广大地区无法尽早解决问题,这是为何用时较长的根本原因。

1205年3月,铁木真率领蒙古军第一次向夏国发动进攻。这年三月,大军破西夏力吉里寨并纵兵至瓜沙诸州进行掳掠。四月退兵又掠落思城而去。在这一系列连续性的战役中,以图谋篡位的镇夷郡王安全与罗太后合谋废黜了纯佑,使得整个国家陷入孤立无援。

1209年3月,再次亲率大军再攻克夷门遭重创,但仍包围中兴府两个月后引水淹城,最终导致守城将士拼死防御两者均告失败。在此之后,又分别调集兵力再次征伐,被迫屡战屡败以请降遣人质换取退兵。此间虽然给予了勇敢抵抗,但最终还是失去了包括河瓜甘肃凉等多个州份。

1226年2月,又借故迟迟不纳人质,以65岁高龄统兵十万第六次攻击,最终于11月直扑灵州城但因干涸黄河冰冻未能成功。但成吉思汗见逃兵怒斩几名逃将,并重整旗鼓再度猛击,最终歼灭守军。这场惨烈战斗激怒了成吉思汗,他誓要荡平剩余力量。他留下部分队伍继续围攻京畿,同时派队各个击破外地守军。

1227年1月继续围困都城,当初带领大部分队伍渡过黄河进积石州切断后路。6月地震加上瘟疫爆发,使得已被久困的都城居民难以为继。而这一次强烈的地震推到了边缘,将这个已经濒临崩溃的小小国家推向毁灭深渊。当末主走投无路,只能请求宽限一个月献城投降时,他们已经没有任何还手之力的能力。随着成吉思汗病逝于清水,那些忠诚的心脏也随即被剖开,而整个历史画卷便宣告结束。在那段时间里,不仅是帝国,也是人类文明的一段悲剧性故事写成了永恒篇章。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