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宫廷中,皇帝的饮食习惯受到严格的规矩约束。每天,只有两顿正式用餐,即早膳和晚膳,时间通常安排在早上六点至八点半之间,以及下午十二点至两点之间。在夏秋季节,这些时间会提前一个小时。除了这两顿正餐之外,还会有一次不定时的小吃。
负责皇帝日常用餐的是内务府下的御茶膳房,而宴会则由光禄寺、礼部精膳清吏司以及御茶膳房共同承办。这其中,御茶膳房包括了三部分:总领官员、三名承应长官、二名承应人员、庖长三人及庖工二十人;而御茶房和清茶房共有一百二十多名太监。此外,还有大约一百五十名太监参与到这个过程中。
每个晚上,御茶膳房都会根据皇帝的喜好来制定出当晚的菜单,然后经过内务府主管大臣审阅后才开始烹饪。皇帝可以选择在寝宫东或西间或其他办事场所用餐。在用餐时,东西两侧不得有人通过,上菜的人必须从中央南门进出,因为这些位置是留给皇帝使用的。当皇帝坐着朝向西方时,他才能开始用餐。
侍候皇帝就餐的是专门训练出来的大量太监,他们负责摆放桌子、铺设桌布,并按照规定将各种美食迅速送上桌。在这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只剩下侍候就餐的几个高级太监与他们陪伴。这些太监中的四位站在身后,一位年长者则负责为皇帝布置菜肴。而且,每道菜都要通过试毒牌检验,以确保没有被投毒或者变质。
如果所有检查都通过了,那么这道菜就会被端上来供皇帝尝试。如果他觉得某道菜特别可口,就能够让它成为赏赐品,而不是直接送去享用的。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比如味道不佳或者质量问题,那么厨师可能会因此遭到处罚甚至死刑。
由于这些规矩非常严格,所以即使是最喜欢吃什么也不能说出口,即使是最后一口,也只能吃三匙,不然就是违反了祖宗传下的家法——“吃饭不许过三匙”。此外,如果有人想知道哪些食物是经常被选中的话,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这是绝对不能透露给任何人的秘密信息。一旦泄露,将面临重大的后果,如杖责乃至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