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明代隐逸之王,如何避免权力失控?
1615年,张差拿着木棍闯入太子住所,打伤守门太监,还嚷着要刺杀太子。此时,万历皇帝已经25年没上朝了,在群臣激愤之中,他不得不走出来,见了朝臣。万历皇帝,是明朝的第13位皇帝,即明神宗朱翊钧。他是明朝最特殊的皇帝,整整28年没上过朝。在躲避朝臣的第25年,因为太子遇刺,他在非常不情愿的情况下,出来接见了朝臣。
这个事件,又被称之为“梃击案”,也被称为明朝末年的三大疑案之一。这件事的背景是这样的。皇后没有儿子,万历皇帝偏爱郑贵妃,便要册立郑贵妃的儿子,即三皇子朱常洵为太子。但大臣们都不同意,他们要求以长子为尊,应该册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明 朝的皇帝,都比较听大臣的意见。
最终,由于张居正去世和其他原因,使得万历十年的性格发生巨大转变,他开始对张居正产生怀疑,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权威。当他亲政后,他主持了著名的大规模征伐,如平定西北、西南和边境,但他发现内阁文官利用他的清算来谋取个人利益,这使得他对政治失望,最终导致他选择逃避政治责任,将自己的时间投入到享乐生活中。
由于这些因素,以及体制性的原因,如完善但复杂的内阁制度和司礼监制度,使得即便在无视政治事务的情况下,也无法完全控制权力落空。因此,不管是作为一个懒惰或怠政者形象化的人物,或是一个深思熟虑并且巧妙地操纵权力的智者,一切都指向一个结论:即使在30年的时间里从未踏足宫廷,而仍然能够有效地维护其统治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