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渴掘井的比喻,党的历史简短感人故事。它如同古人言:“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比喻事先无准备,急待一时。
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此理犹存于今日。
鲁昭公年轻多疑,被季、叔、孟三大家族联合攻破国都,只得逃往齐国。齐景公慷慨招待,并愿赠以重礼,但昭公坚守不移,以忠于周王业为由。
齐景公深表关切,为何弃国家远走?昭公哀叹:“吾年少,无经纬,不识真伪,一失足踏狂风暴雨中。”
齐景公劝他可再来挽回错误,但昭公长叹:“晚矣!”旁立者晏婴赞同道:“既坠井底,将悔非踏空前一步也;既口干欲饮,将悔非早开源头也。”
此等故事,让我们反思,在党的历史面前,我们是否有及时行仁、避免“临渴掘井”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