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遥远的中世纪,东方的富饶与欧洲的贫困形成了强烈对比。埃及、叙利亚和巴勒斯坦,这些繁华都市和兴旺商业之地,对于那些在“黑暗时代”的欧洲苦寒生活着的人们来说,无疑是梦寐以求的地方。骑士们眼红得难以自持,他们渴望能把那里的财富掠夺一空,而不再仅仅是土地继承人的命运。
随着庄园产出的增多而无法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欲望,那些并非长子但又无意继承家族遗产的年轻骑士,更是迫切希望从远征中获得丰厚回报。这股冲动,不论是有地位的地主还是身无分文的小伙计,都让他们向着那片被视为天赐良机的地球倾盆而去,只要有人带头,千百万迷失者就会奔向东方,在那里寻找属于自己的救赎。
这样的情景最终发生了,那就是十字军东侵。教皇乌尔班二世率先提出了这场行动,他既想掠夺东方,也想要借此扩大教会势力,使信仰基督教的骑士占领东方,从而使罗马教皇成为东西两边共同统治者的象征——一个无敌于天下的存在。
1095年的冬季,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克勒芒召开宗教会议,并发起第一次十字军号召。他激昂呼吁说:“上帝孩子们,我们圣地耶路撒冷给异族所占,这是一种何等耻辱!我们必须赶快去夺回它。”他的话语像火炬一般点燃了人们的心,让人忘却一切忧虑,一心只想响应上帝的声音。在他的一番煽动下,骑士们纷纷举起声音:“神意如此!神意如此!让我们前往!”
于是,便有一群人穿上了红色的十字徽章,将自己打扮成为了收复圣地的战士。而第一批十字军便这样编织起来。
第二年秋天,由法国、意大利、德国西部来的领主组成的大约三四万名骑士队伍开始了他们漫长而血腥的事业。当时,小亚细亚半岛以及巴勒斯坦地区正处于塞尔柱土耳其人的统治之下,这些小王国因其独立性质难以形成有效抵抗,因此易受十字军攻破。一路上,他们取得了一连串胜利,最终在1099年的7月攻陷了耶路撒冷。
尽管历经千辛万苦,但当他们踏入这个被誉为“天堂”的地方时,他们精神大振,放弃了所有之前疲惫和伤痛。疯狂地杀戮与抢劫成了他们唯一的心愿。在阿克萨清真寺内,他们一夜之间将珍贵宝藏悉数洗劫干净;然后用清真寺作为刑场,将1.2万名无辜穆斯林生命送走。此外,还立下了一条荒唐规则:谁第一个闯进宅院,就算该宅院主人。这次进城,每个幸存者都变成了富翁,而许多穷光蛋也因此一夜之间变成了巨富。
然而,与此同时,大量平民也遭受到了极大的牺牲。直到1187年,当萨拉丁领导下的伊斯兰联盟粉碎了最后一次十字军东侵,重新掌握了耶路撒冷后,其灾难才逐渐结束。但即便如此,再次组织第三次至第四次十字军仍然未能成功,只是在拜占庭帝国身上留下深刻创伤。在这些欧洲勇士看来,即使同信仰相同的人也不例外,也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尊重或保全的地方。而这一系列事件最终暴露出它们真正目的只是掠夺财富和权力,而非任何其他理由或借口。
虽然这场战争给予一些贵族巨额财政支持,却几乎没带来任何好处给劳动人民。大部分农民被诱骗加入后,因为缺乏装备只能跟随几位修道士盲目前行,没有目标,只知道朝着某个城市前行问询:“这是不是耶路撒冷?”沿途许多人因为饥饿、疾病甚至奴隶制而丧生少数幸存者只好返回家乡。那一次“儿童十字军”,更是不堪设想:3,000名孩童由于教皇宣布儿童特别能够得到神佑,被哄骗参加战斗,最终绝大多数遇害,或死于海难,或沦为奴隶,“儿童十钟”残酷历史反映出人类愚蠢悲惨的一面,是一种对纯真的剝削与毀滅,這場東征歷經八個世紀,以失败告終,但對世界史产生深遠影響。